尼亚加拉大瀑布(5)
(2010-08-29 21:38:49)
标签:
北美户外见闻旅行旅游尼亚加拉瀑布摄影生活视觉 |
分类: 美东行迹 |
http://s8/middle/555941e6g8ef67d5f4c57&690
第二天,又是一个好天气。一早就出发往大瀑布赶。大瀑布靠近水牛城,很多人在行程上都会选择都会选择直接飞到水牛城或者住店。俺们因为头天跑去玩千岛湖了,所以晚上也就在路上找了一个地儿住下,第二天直接拉直线赶到大瀑布。不过当天晚上就需要在水牛城住宿了。
http://s8/middle/555941e6g8ef67a367977&690
http://s15/middle/555941e6g8ef67a737f6e&690
从夜宿的地儿到大瀑布还是有好几个小时的路的。一路风驰电掣的赶路,到大瀑布的时候已经是快到中午了。进入城市,感觉这里的教堂都长得有些怪怪的,或许是什么特别的教派之类吧。高高的楼上也都飘着老美的国旗,跟和对岸加拿大的枫叶旗相对应吧。
http://s4/middle/555941e6g8ef67ade6a53&690
大瀑布的旅游主要有两个内容。一个是乘船到瀑布下面去体验一下大雨滂沱的感觉,一个就是徒步到瀑布下面去体验一下水流撞击在身边的震撼。俺们到大瀑布的当天正好是老美的独立日,这可不是一个好的日子。要是是平时,人其实并不多,赶到这个节骨眼儿上,做什么都要排队。进入大瀑布公园的时候就看见了长长的排队的人龙。几百米是一定跑不掉的。要是换成平时在别的地方买东西什么的,一看见这个阵仗,我是掉头就走,绝不停留。此时此刻却没有选择了,只好硬着头皮排吧。一开始在太阳下面,虽然天气凉快,谈不上是烤油,但是强烈的阳光也晒得人晕乎乎的。相信一天下来一定是跟进卤水缸里卤过了一样。拍到后面相对好了一点,可以在树荫下面等了。听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说,一年中这里最挤的时候就是7月4号的独立日,然后就是劳动节。这最火的时刻被俺们给赶上了,没办法。以后再出来玩,一定要错过这种敏感时期了。
http://s5/middle/555941e6g8ef67d222694&690
拍着队好容易到了桥上,隔着栏杆就可以看到对面的大瀑布了。尼亚加拉大瀑布主要分为3个部分,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和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因为瀑布都背对美国这边,所以最佳的观景位置是对面的加拿大。在那边任何一个地方都正对着瀑布,而这边就只能够看到瀑布的侧面。为此,在瀑布的一侧,一座专门用于观景的断桥就修起来了。说它是断桥,因为它只有一个桥墩,桥墩里面是下到河面的电梯。桥墩上面是向外伸出的一段桥面。这样游客就可以走到河的上方从更好的一个角度来看瀑布了。
http://s6/middle/555941e6g8ef67b0c2e15&690
漫长的排队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当然这和国内黄金周的拥挤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从电梯下到河面,每人都领到了一件雨衣,以供等会儿在船上的时候用。这时候我也忙着把相机的防雨罩装上。这个事儿可是不能够有半点马虎的。要是相机给挂了那我就亏大了。雨衣穿好,相机到位,接下去就等着上船了。
上船之后才发现一个问题。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先上船的人早就把船舷周围的位置占光了,没有位置的日子就比较难过了。没办法,只有看见哪里稍微松一点就见缝插针了。
http://s9/middle/555941e6g8ef67b39ddb8&690
http://s5/middle/555941e6g8ef67b67c3b4&690
http://s16/middle/555941e6g8ef67b9585cf&690
在一阵拥挤中,船终于开了。随着船缓缓靠近American Falls瀑布,空气中弥散着的水雾就开始慢慢变成瓢泼大雨了。那个雨水哗哗的迎面而来,对着瀑布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不仅仅是雨水,风也来凑热闹。狂风一阵接一阵的袭来,轻薄的雨衣就在身上抽打乱窜。脚下的鞋啊裤子啊早就湿成一片了,上面脖子那里水还在哗哗的往里钻。相机有雨罩遮着还好,但是前面防水镜上的流动着的水根本就不给我等任何机会。不断的用手把水擦掉,但是手刚一离开,一切就回复到之前的模样。加上一层流动的水,以往牛B的对焦现在也差不多挂了。没辙,这人眼都看不见,相机也自然看不见啊。不管三七二十一,无穷远手动对焦也好,转动相机先用水面对焦也好,反正是用尽一切办法让快门释放。周围的人也都在咔嚓咔嚓的照。也不管相机的死活,反正抓住机会就在按。
http://s2/middle/555941e6g8ef67bb3ee81&690
http://s9/middle/555941e6g8ef67c1ec708&690
http://s15/middle/555941e6g8ef67bf118ee&690
好一阵子,船才从American Falls瀑布下面出来,又进入了马蹄瀑布的地盘。马蹄瀑布的水量远比American Falls要多,从天而降的巨大水流席卷起了更加滂沱的水雾泼向我们。又一次,在雨水中经历着哗啦哗啦的洗礼。这次,船在瀑布下停留了好一阵子,让船上的人充分体验成为落汤鸡的感觉。拍瀑布基本上成为了不可能完成之任务。大水呼呼的冲过来,镜头前面一片迷雾和模糊。拍不清瀑布就拍人好了,不然相机闲着,俺也无聊不是。大雨之下,所有人都很兴奋,自然是不缺乏对象的。等到我们一个二个都淋得差不多了,船开始后退。然后,缓缓的退出瀑布肆虐的区域开始归航。回航的时候船就远离了瀑布的水阵。
http://s6/middle/555941e6g8ef67c4c9ac5&690
http://s13/middle/555941e6g8ef67c89b01c&690
http://s14/middle/555941e6g8ef67ca821cd&690
http://s4/middle/555941e6g8ef67ce523e3&690
上得岸来,所有人都成了落汤鸡。上身有雨衣包着,还算是印象不大,鞋上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了。还好俺们早有准备,带着拖鞋。接下去还有更刺激的一段路。沿着山崖边上的小路,游客可以一直走到靠近瀑布的观景台那边。路很近,但走起来绝不轻松。越靠近瀑布,水雾肆虐就越加的猖狂,伴随着雷鸣般的声响,连眼睛都不大睁得开。这个时候戴不戴眼睛的差别就出来了。眼镜片上面的水压根儿就挥之不去。不断积水,不断地擦。整个人就在水中往上挪动。不过辛苦也是有回报的。头顶的阳光在周围的水雾中渲染出一道道的彩虹。人就在彩虹中攀爬着,那是一种特殊的兴致。随着突然挂起的山风,水雾呼啦啦的窜上天空,打在身上,那一刻似乎又有一些飘飘欲仙的感觉了。体验完了瀑布下面的激情之后,俺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回来,改换衣服鞋子的赶紧换掉,在阳光下把身上给烤干。要从瀑布这里的河边回到上面的公园,还需要排一个小时的队,慢慢等吧。
第二天,又是一个好天气。一早就出发往大瀑布赶。大瀑布靠近水牛城,很多人在行程上都会选择都会选择直接飞到水牛城或者住店。俺们因为头天跑去玩千岛湖了,所以晚上也就在路上找了一个地儿住下,第二天直接拉直线赶到大瀑布。不过当天晚上就需要在水牛城住宿了。
http://s8/middle/555941e6g8ef67a367977&690
http://s15/middle/555941e6g8ef67a737f6e&690
从夜宿的地儿到大瀑布还是有好几个小时的路的。一路风驰电掣的赶路,到大瀑布的时候已经是快到中午了。进入城市,感觉这里的教堂都长得有些怪怪的,或许是什么特别的教派之类吧。高高的楼上也都飘着老美的国旗,跟和对岸加拿大的枫叶旗相对应吧。
http://s4/middle/555941e6g8ef67ade6a53&690
大瀑布的旅游主要有两个内容。一个是乘船到瀑布下面去体验一下大雨滂沱的感觉,一个就是徒步到瀑布下面去体验一下水流撞击在身边的震撼。俺们到大瀑布的当天正好是老美的独立日,这可不是一个好的日子。要是是平时,人其实并不多,赶到这个节骨眼儿上,做什么都要排队。进入大瀑布公园的时候就看见了长长的排队的人龙。几百米是一定跑不掉的。要是换成平时在别的地方买东西什么的,一看见这个阵仗,我是掉头就走,绝不停留。此时此刻却没有选择了,只好硬着头皮排吧。一开始在太阳下面,虽然天气凉快,谈不上是烤油,但是强烈的阳光也晒得人晕乎乎的。相信一天下来一定是跟进卤水缸里卤过了一样。拍到后面相对好了一点,可以在树荫下面等了。听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说,一年中这里最挤的时候就是7月4号的独立日,然后就是劳动节。这最火的时刻被俺们给赶上了,没办法。以后再出来玩,一定要错过这种敏感时期了。
http://s5/middle/555941e6g8ef67d222694&690
拍着队好容易到了桥上,隔着栏杆就可以看到对面的大瀑布了。尼亚加拉大瀑布主要分为3个部分,马蹄瀑布(Horseshoe Falls)和美国瀑布(American Falls)。因为瀑布都背对美国这边,所以最佳的观景位置是对面的加拿大。在那边任何一个地方都正对着瀑布,而这边就只能够看到瀑布的侧面。为此,在瀑布的一侧,一座专门用于观景的断桥就修起来了。说它是断桥,因为它只有一个桥墩,桥墩里面是下到河面的电梯。桥墩上面是向外伸出的一段桥面。这样游客就可以走到河的上方从更好的一个角度来看瀑布了。
http://s6/middle/555941e6g8ef67b0c2e15&690
漫长的排队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当然这和国内黄金周的拥挤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从电梯下到河面,每人都领到了一件雨衣,以供等会儿在船上的时候用。这时候我也忙着把相机的防雨罩装上。这个事儿可是不能够有半点马虎的。要是相机给挂了那我就亏大了。雨衣穿好,相机到位,接下去就等着上船了。
上船之后才发现一个问题。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先上船的人早就把船舷周围的位置占光了,没有位置的日子就比较难过了。没办法,只有看见哪里稍微松一点就见缝插针了。
http://s9/middle/555941e6g8ef67b39ddb8&690
http://s5/middle/555941e6g8ef67b67c3b4&690
http://s16/middle/555941e6g8ef67b9585cf&690
在一阵拥挤中,船终于开了。随着船缓缓靠近American Falls瀑布,空气中弥散着的水雾就开始慢慢变成瓢泼大雨了。那个雨水哗哗的迎面而来,对着瀑布甚至连眼睛都睁不开。不仅仅是雨水,风也来凑热闹。狂风一阵接一阵的袭来,轻薄的雨衣就在身上抽打乱窜。脚下的鞋啊裤子啊早就湿成一片了,上面脖子那里水还在哗哗的往里钻。相机有雨罩遮着还好,但是前面防水镜上的流动着的水根本就不给我等任何机会。不断的用手把水擦掉,但是手刚一离开,一切就回复到之前的模样。加上一层流动的水,以往牛B的对焦现在也差不多挂了。没辙,这人眼都看不见,相机也自然看不见啊。不管三七二十一,无穷远手动对焦也好,转动相机先用水面对焦也好,反正是用尽一切办法让快门释放。周围的人也都在咔嚓咔嚓的照。也不管相机的死活,反正抓住机会就在按。
http://s2/middle/555941e6g8ef67bb3ee81&690
http://s9/middle/555941e6g8ef67c1ec708&690
http://s15/middle/555941e6g8ef67bf118ee&690
好一阵子,船才从American Falls瀑布下面出来,又进入了马蹄瀑布的地盘。马蹄瀑布的水量远比American Falls要多,从天而降的巨大水流席卷起了更加滂沱的水雾泼向我们。又一次,在雨水中经历着哗啦哗啦的洗礼。这次,船在瀑布下停留了好一阵子,让船上的人充分体验成为落汤鸡的感觉。拍瀑布基本上成为了不可能完成之任务。大水呼呼的冲过来,镜头前面一片迷雾和模糊。拍不清瀑布就拍人好了,不然相机闲着,俺也无聊不是。大雨之下,所有人都很兴奋,自然是不缺乏对象的。等到我们一个二个都淋得差不多了,船开始后退。然后,缓缓的退出瀑布肆虐的区域开始归航。回航的时候船就远离了瀑布的水阵。
http://s6/middle/555941e6g8ef67c4c9ac5&690
http://s13/middle/555941e6g8ef67c89b01c&690
http://s14/middle/555941e6g8ef67ca821cd&690
http://s4/middle/555941e6g8ef67ce523e3&690
上得岸来,所有人都成了落汤鸡。上身有雨衣包着,还算是印象不大,鞋上简直就是惨不忍睹了。还好俺们早有准备,带着拖鞋。接下去还有更刺激的一段路。沿着山崖边上的小路,游客可以一直走到靠近瀑布的观景台那边。路很近,但走起来绝不轻松。越靠近瀑布,水雾肆虐就越加的猖狂,伴随着雷鸣般的声响,连眼睛都不大睁得开。这个时候戴不戴眼睛的差别就出来了。眼镜片上面的水压根儿就挥之不去。不断积水,不断地擦。整个人就在水中往上挪动。不过辛苦也是有回报的。头顶的阳光在周围的水雾中渲染出一道道的彩虹。人就在彩虹中攀爬着,那是一种特殊的兴致。随着突然挂起的山风,水雾呼啦啦的窜上天空,打在身上,那一刻似乎又有一些飘飘欲仙的感觉了。体验完了瀑布下面的激情之后,俺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回来,改换衣服鞋子的赶紧换掉,在阳光下把身上给烤干。要从瀑布这里的河边回到上面的公园,还需要排一个小时的队,慢慢等吧。
前一篇:尼亚加拉大瀑布(4)博尔顿城堡
后一篇:尼亚加拉大瀑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