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行摄
行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19
  • 关注人气:6,5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姑娘山散记(1) 从卧龙到巴朗山

(2007-12-12 04:10:51)
标签:

我记录

城市印象

旅行/见闻

摄影

视觉/图片

自然

美图

休闲生活

分类: 四姑娘山游记

四姑娘山散记(1) 从卧龙到巴朗山

 

四姑娘山散记(1) <wbr>从卧龙到巴朗山
    四川西部是一个摄影的天堂。从梦幻般的九寨黄龙到气势磅礴的贡嘎雪山,从传说中的稻城亚丁到泸沽湖畔的清风
月影,新都桥,康定,丹巴,松潘,海螺沟,四姑娘山......一个接一个充满诱惑的地方。或许是因为距离成都近的缘故吧,四姑娘山成为我去得最多的地方。
    到四姑娘山最方便的路自然是经都江堰和卧龙,翻过巴朗山到达日隆镇。这段路并不长,在公路改为水泥路面之后
,基本上清晨从成都出发,午后就可以抵达四姑娘山。这个距离对现代人来说,几乎可以用后院来形容了。从成都平原到海拔6250多米的四姑娘山,短短240公里中,就会经历从平地到高山的急遽变化,这也是一个跨越季节,感受大自然垂直变化的体验。
    最早往四姑娘山方向的一次出游是在高中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候的地理活动小组在五一节的时候组织了这么一次活
动。活动的终点不是定在四姑娘山,而是巴朗山的垭口。第一天是从成都到卧龙,当然也会参观卧龙的大熊猫繁殖中心,在那里不仅生平第一次和熊猫亲密接触,而且第一次看见了在半野化的环境中,爬在高高的树枝上的小熊猫。第二天是天不亮就出发,目标指向海拔4487米的巴朗山垭口。也是生平第一次,看见了无边的雪山,还在雪山上面攀爬了一段距离,当然代价是一脚踩进一个小的冰窟窿,把鞋和裤脚给弄湿了^_^。那时候的公路还是以前老的国道那种。基本上是碎石路面,时不时还有巨大的从山上滚下的石头躺在路中间,需要下车把石头搬开。那时候因为路不好,从卧龙到巴朗山垭口一个来回,开了整整一天,大概是早上6点到晚上几乎10点。而现在,一切都在三四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成一个来回;第三天是钻英雄沟,再次,在沟的尽头平生第一次看见了原始森林。这次出游给我的影响应该是很大吧,毕竟这是第一次真正接近并体验自然的原始风光的经历。影响更深的是,那次出游也是我第一次集中使用相机(之前大抵都是零星的使用吧),用的是海鸥205的机子。自那以后,我在摄影这条路上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了。
   话扯太远,回到主题上面来。从成都到卧龙,需要经过都江堰,也就是以前的灌县。成灌高速通车之后,这也就是
几十分钟的事情。当然,从城里绕上高速公路口子却不一定容易,遇上堵车,估计也会折腾个几十分钟吧。车过都江堰之后就进入了山区。这时候车沿着岷江上行,沿途尽是高山峡谷。那个时候紫坪铺水库还刚刚动工,几次经过这里的道路几乎都有变化。老路因为处于淹没区,临时还曾开辟一条新路暂时使用,现在水库已经起来了,相信路也应该重新修过了。车出都江堰,经过漩口,在映秀分路。左转是往小金,到卧龙,四姑娘山都是这头;右转是到茂县,松潘,往九寨沟,黄龙是走那边。过了映秀分路口,很快就会进入卧龙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散记(1) <wbr>从卧龙到巴朗山
   车在卧龙河谷里面基本上是沿着鱼子溪(也叫皮条河,这个名字比较俗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叫的,就算
叫个皮带河也比皮条好听啊。不过这个名字才是地图上正式的名字,鱼子溪更多是在文学作品当中出现吧)前行。溪水在雨季的时候还是比较汹涌的,不过平日里面却是非常清澈。路两边会经过卧龙的大熊猫繁育中心,也会经过英雄沟,银厂沟(这个银厂沟和彭县那边那个不是一回事,只是名字撞车了罢了)。每逢夏天,成都平原上面热气沸腾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人到卧龙来避暑。一些退休的老两口就在这里的农家乐里面住上一两个月,据说300-400块钱就足够了,那样的话真是价格便宜量又足的典型啊。每天可以体验周围清新的空气,养眼的碧绿,当然还有凉爽的温度。在成都热到30好几度的时候,我曾经跑到卧龙来钻过英雄沟。白天是短袖短裤,晚上甚至需要烧电热毯,暑热在这里是没有踪影的。不过这和四姑娘山上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一次在山上遇到下雨,那晚上是要围着火堆烤火才行的!
   车从卧龙河谷出来,就开始了爬山的路了。路面本身质量挺好的,宽度当然也足够两辆车交汇,但是如果是没有山
路驾驶经验的人,估计也会紧张得个半死。因为路就在山上,一侧是高山,一侧就是万丈深谷。曾经看见过一两奥托车艰难的在路上爬行。那个速度真是在爬了,估计最多20公里,急得后面的班车司机狂按喇叭。这越催,前面那哥们儿估计越紧张,恐怕开得更慢了。最后肯定还是后面的车找个机会,看着对面没有车的时候把那辆奥托给超了吧。也有遇到武器弥漫的天气,那种大雾真是10米之外什么都看不见的那种。遇上那种天,少有开山路的黄司机们还是不要考虑自个儿上山了。
四姑娘山散记(1) <wbr>从卧龙到巴朗山
   海拔升高很快,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看见植被的垂直分布。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温带落叶林,再到针叶林,灌木
林,高山草甸直至寒荒漠,是一个从亚热带到寒带的快速过渡,而且在靠近山顶的高海拔还有很多明显的冰川地形。
四姑娘山散记(1) <wbr>从卧龙到巴朗山
   随着车渐渐爬高,周围的高山渐渐都矮了下去,远处,白色的云雾覆盖着远山的山巅。
四姑娘山散记(1) <wbr>从卧龙到巴朗山
   大山之间是深深的峡谷,那里就是我们适才经过的地方。
四姑娘山散记(1) <wbr>从卧龙到巴朗山
   路的两侧不时有高大的松树闪过,提醒我们现在外面已经是温带的针叶林带了。
四姑娘山散记(1) <wbr>从卧龙到巴朗山
   车到一个险要所在,探头看看,外面可是万丈深渊啊,脑后不禁有点发凉,腿上似乎也有点发软。这样看出去,植
被已经差不多在从针叶林带向灌木过渡了。
四姑娘山散记(1) <wbr>从卧龙到巴朗山
   山回路转,公路从对面的山腰山横穿而过,修路炸开的山石滚落下山,在山上撕开一片片疤痕。
四姑娘山散记(1) <wbr>从卧龙到巴朗山
   路再向上延伸,车在巴朗山上顺着山势蜿蜒而上,渐渐进入了高山草甸。适才高耸的大山已经在脚下了,而眼前几
乎没有了树和灌木,余下的是成片的野花。
四姑娘山散记(1) <wbr>从卧龙到巴朗山
   草甸,整个山都在草和花的覆盖之下,和远处较低的山上密布的森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姑娘山散记(1) <wbr>从卧龙到巴朗山
   峡谷下面雾气升腾,草甸一直向下延伸着,直至与灌木和森林融合。
四姑娘山散记(1) <wbr>从卧龙到巴朗山
   巨大的输电铁塔不是从窗外闪过,阳光从乌云中穿透出来,照射着近前的这块土地。远山已经笼罩在一片阴影当中
,或许风雨快要来了吧。
四姑娘山散记(1) <wbr>从卧龙到巴朗山
   再向前,高高的山尖挺出了阴影,山顶上的积雪已经融化,千百万年来冰川刨蚀出的沟壑沿着山势从山顶向下伸展
。稍近的地方,公路从绿色绒毯般的高山草甸上撕开一条口子,沿着山绕行向上。再上去就应该要到巴朗山的垭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