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湾西村赵氏庄园后来的故事
(2019-01-30 21:53:35)| 分类: 家族历史 |
天津湾西村赵氏庄园后来的故事
走进天津湾西村,在村中大路的中部,有座面朝大路,开了一扇圆形窗户的房子,就是村里的赵氏庄园。这是过去博山到源泉的大道,相传,过去各级官员,走到这扇窗户前,武官要下马,文官要下轿,据说,是对这里主人的尊敬。
据王勇《博山明清赵氏家族文化研究》载,这个庄园是赵执信二弟赵执榖的庄园。我在到该村访问赵氏宗亲时,据左邻右舍老乡说,这个院子现在是赵云公所有,赵云公是赵执信的后代,已搬到博山城里住了,院子空了。在村南广场上有一棵无头柏树,据老乡说,是当年赵执信射鸟时射去的。这是怎么回事?到底这个庄园与赵执榖还是赵执信有关?
在博山访问赵云公时,他向我讲述了自己家族的故事。他是赵执信后人,但几代前就败落了,他祖上到天津湾,给赵经武家看园子,并负责管理五十多亩地,每年象征性地给赵经武家送一车粮食,剩下的归他们食用。他和赵经武的父亲赵雲程是五服上的兄弟。每年跟随父亲给赵经武家送粮食,七十多岁的赵经武还要喊他这个七八岁的小孩叔,他当时还不好意思呢。赵经武没留下后人,所以园子一直由他家看管。解放后,地被公家收去了,房子原来有两个院子,中间有一个小门连着,公家收去一个,留给他们一个,也就是我看到有圆窗户的那个院子。
在帮助道台府支系续谱时,赵德增告诉我,他的十八世祖叫赵方桐,与赵经武的十八世祖赵方荆是亲兄弟,他们住在一个院子里(俗称道台府)。赵经武的父亲赵雲程后来娶了一个姨太太,赵雲程去世后,这个姨太太管理他们家,管得井井有条。据说上世纪三十年代末,笼水赵氏组织的那次续谱,就是在道台府进行的,赵雲程的姨太太为大家张罗忙活了四十多天,因为日本人入侵,没有续成。他的十七世祖是赵印川(官至泉州府兵备道,统领全省军务),清咸丰八年在麻沙剿匪时被炮弹炸飞,只找到一只靴子,皇上特批护送这只靴子回家(博山风俗,在外死去的人是不能回城里的,应直接下葬),从家里启程下葬。当年他家阁楼上,还有赵印川的官服,他小时候经常爬到阁楼上玩耍。
根据支系关系,赵印川的父亲是赵知一,赵知一的父亲是赵成节,赵成节是赵顽的嗣子、赵须的三子。赵顽的父亲是赵懿,赵懿的父亲是赵执榖。赵须是赵戆是嗣子、赵愚的长子。赵愚是赵执信的长子,赵戆是赵执信的次子。通过血脉关系和支系关系,赵经武是赵执信的血缘子孙,是赵执榖的顶支子孙,赵经武与赵云公是血缘叔侄关系。
族谱记载,赵执榖,字稼民,号学圃。监生。好岐黄,工书法,尤善花卉。根据这种情况,令武官下马、文官下轿的圆窗户,应该不是对赵执榖的尊敬,而是对赵印川的尊敬。这个房子原来应该不是圆窗户,因为据说只有做官的才允许修圆形窗户,应该是赵印川时期改建成圆形窗户的。该庄园虽然是赵执榖购置,但后来继承的却是赵执信的血缘后人,以至村里人误以为这个庄园是赵执信的庄园了。至于无头柏树,到底是赵执榖射的,还是赵印川射的,无从考证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