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重读苏洵的《心术》有感之二

(2011-12-16 10:45:25)
标签:

转载

重读苏洵的《心术》有感之二

 

在阐述了对为将之人“治心”的要求之后,苏洵下一步阐述的是发动战争的基本原则。这一部分,对股票投资,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对发动战争的基本原则,苏洵说:“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战争的目的,自然是利益。但苏洵讲,发动战争也要讲原则,如果不合乎原则,就算有利益,也不能发动战争。苏洵把这个原则归结为“义”。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苏洵当然不会迂腐到把“义”作为战争的目的,就象老美不会把“民主”当作战争的目的一样。苏洵看得比较明白的是,如果不合乎“义”的标准,虽然是冲着“利”的目的去的,但是“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也就是说,打这么一下倒不要紧,但将来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麻烦,以至于(让发动战争的人)手足无措。说白点,如果不合乎“义”的标准,就算我们有着获利的美好愿望,但最后或许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苏洵认为,以“利”为目的的战争,必须遵循“义”的标准(好象是跟“利”完全不着边的一个标准),他下面简要地阐述了理由:“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苏洵关于为什么以“利”为目的的战争要遵循“义”的原则的阐述,跟股票投资没有太大的关系,不再往下探讨了。与股票投资相通的是,以“利”为目的的股票投资,在“利”之外,是不是也需要有一个原则或者标准呢?

无数的股票投资者,包括机构和散户股民,都怀着赚钱的美好愿望来到股市,最后算下来,赚到钱的总是少数,绝大部分都是赔光了出局。看来,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股市投资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操作的原则。

股市投资的原则和方法,讲起来,大的原则归结为两个,一个是“价值”,另一个是“趋势”。如果以纯粹的价值为原则,只要评估结果为价格低于价值,那么无论当下有什么洪水猛兽,都买入,评估结果为价格高于价值,那么无论未来还有没有上升空间,都卖出;如果纯粹以趋势为原则,那就是上升市道持股,下跌市道持币,趋势不变,决不操作。当然,在国内股市投资的,很少有这么绝对的价值派和趋势派。

这方面股国前辈们的总结很多,作为一个初学者,我还并没有形成自己系统的思路和方法。我知道,好种子好地,有阳光和雨水,春天自然会发芽,夏天自然会生长,秋天自然会收获。遵从“价值”的方法来投资,应该是我的本能。但是,从今年A股的走势来看,在国内市场上,简单地按照价值方式来操作,会失去很多机会。且不说小非们就是非理性杀跌的超级散户,就算正经的基金,这应该是正规军了,也绝对是助涨助跌的散户思维。忍受寂寞,忍受套牢的郁闷,坚守“价值”的原则吗?还是在“价值”的基础上加上点“趋势”的“佐料”,让这饭的味道更好?如果真是“价值加趋势”,那什么时候“价值”,什么时候“趋势”?不知道,只能说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还在“上下而求索”。

但是,无论“价值”也好,“趋势”也罢,或者就“价值加趋势”,一旦确定了自己的原则,确定了自己的操作方式,那就要好好向苏洵学习:“不义,虽利勿动。”也就是说,不符合自己操作原则的,就算眼看着有利益,那也不能操作。否则,很容易“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也就是出现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结果。

在股票投资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原则,然后坚守原则,遵守纪律,这也是苏洵在《心术》中告诉我们的。

 

附:苏洵《心术》

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利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义可以怒士,士以义怒,可与百战。
    凡战之道,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谨烽燧,严斥堠,使耕者无所顾忌,所以养其财;丰犒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小胜益急,小挫益厉,所以养其气;用人不尽其所欲为,所以养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怀其欲而不尽。怒不尽则有余勇,欲不尽则有余贪。故虽并天下,而士不厌兵,此黄帝之所以七士战而兵不殆也。不养其心,一战而胜,不可用矣。
    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智则不可测,严则不可犯,故士皆委己而听命,夫安得不愚?夫惟士愚,而后可与之皆死。
    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而后可以动于险。邓艾缒兵于蜀中,非刘禅之庸,则百万之师可以坐缚,彼固有所侮而动也。故古之贤将,能以兵尝敌,而又以敌自尝,故去就可以决。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有以支大处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箠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案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