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的世界人们活的都很现实,电影电视网络里的各色故事轮番上阵,我们嬉笑怒骂着,我们悲天悯怀着,我们为之动容着,甚至有时我们还幸灾乐祸着,大多数都是情节雷同的故事,所以考验着我们的忍耐心同情心,尽管故事的主角常变,演绎故事的方式在变,但这种“变”相对于世界大一统下的格局“变”迁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乏善可陈。不容争议的是见多识广的我们之欣赏口味也与时俱进着并不断的被推陈出新着,所以当老套的故事一遍又一遍的强奸我们的眼球和视听时,我们就像听到了《祝福》里祥林嫂把儿子阿毛被狼叼走的故事一遍遍重复着说给我们听,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流下几滴同情的泪,后来的后来我们就只剩下毫无新意的厌恶和腻烦了。
偶尔的偶尔某个国家总理被打得鼻口流血假牙飞或是某个贫困女研究生不堪生活所累宿舍洗手池旁自缢身亡,这才将我们的胃口再次高高的吊起,我们会像鲁迅先生在《药》中所描摹到的“观看革命者被杀”的看客一样,“幸灾乐祸”一声:活该!谁让你绯闻缠身,竟然在众多首脑参加的会议上画女性内衣;或是“心酸痛心”一阵:太可惜了,年轻的生命怎可就这样潦草结束?在一个洗手台上用毛巾了断自己,她死的念头该是多么决绝,才能对自己如此痛下狠手,眼睁睁感受着死亡对自己的一点点逼近。
对此我们也只是一笑而过或是一声叹息,过不了多久就会转身忘记,他们的故事从我们的心头划过,漾不起或者漾起的只是一小片涟漪罢了,没多久我想我们就会全部忘记或是被新的层出不穷的生活百态故事演义所替代再热闹一小下下然后又散场回家睡各自的大觉去了。
我们为什么不再那么愤世嫉俗了?是因为我们看过太多的爱恨情仇,亲人反戈了吗?我们为什么不再那么容易感动或者被打动了呢?是因为我们的善良总是被人无情的利用或是反受其害吗?
所以我不禁要问:生命中于我们最珍贵的到底是什么?或是到底还有什么可以真的牵动起我们心底深处的那一抹柔情,哪怕我们曾经被深深的伤害、大大的利用或是狠狠的抛弃过?
父母慈儿女孝,此乃人伦之本,顺行的爱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偶尔一孩子“反哺”的行为更让我们感激涕零同时自惭形秽。青岛女孩刘梦怡从懂事起不责不怨帮助妈妈照顾脑瘫的哥哥,当她知道妈妈特别渴望哥哥也能叫一声“妈妈”时,她每天不停的对着“妈妈”一声声叫,把哥哥的那份都捎带上了,只为让妈妈能好受一些。我边看边哭,哭了好久好久,没有为什么,就是感动,她的父母是那么的不幸但也那么的幸运。想到这,觉得自己真的没有为自己的父母多做过什么,反是他们一把年纪还常常为自己操心,当得知女儿将要回家时母亲会几个晚上无法安睡,到家的那一天一定会早早的在路旁守候,在家里准备好孩子喜欢吃的那几样东西,而离开时的远送和两行热泪是我作为女儿在梦里都会想念起的母亲的牵挂和世情温暖,这种暖我曾经在一个人的身上看到和感受过。母亲那佝偻的背和温暖的泪,是一辈子的依靠和爱的教育,于我一生珍贵。
某日,一生用一橡皮泥一类材质东西为我捏了个手指肚大小的精致课本,煞费功夫,因为极小的东西却要在上面清清楚楚的摆放上“语文”两字,且笔画自然挺顺,定是费了不少工夫,我欣然领受生对我喜爱的此种表达。后原因种种改教他班,一日遇此女生在教室门口,她对新任教班级想必熟识的另一生极为严肃的说:你一定替我好好照顾我们的老师。貌似略带戏谑的话语,但听后心仍为之一颤,再次习惯性的摸摸她的头,“好丫头,好好学习啊!”有时就是这样,有些话语虽然简单幼稚,但其朴实无华的本真力量不可低估,“真”是这个世界太缺少的东西了,因为人人戴着面具生活。
爱是这个世界最美好的东西,得之人人艳羡,不得人人憧憬,当全世界人们一齐向钱看的时候,物质的付出某种程度也变成了衡量爱的一个重要标准,钱的确可以满足人的虚荣心,对虚荣的爱慕,使得人们尽管可能会像《项链》里的玛蒂尔德一样付出巨大代价,但人性使然,还是喜欢,喜欢被物质的哪怕一叶障目,哪怕两耳塞豆,但当人们的拥有让他们已经可以或是开始意识到物质只是一是的快乐时,什么样的恒久的感动才是我们坚持的理由呢?什么才能真的撩拨起我们心底那最柔软的情丝而心甘情愿的一生一世为爱付出呢?一个人不会在意另一个人吃相的难看,而只要她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他就喜欢,很自然的伸手为她擦掉嘴角上粘着的那个饭粒或是小小的油渍;一个人不会在意男人的自尊或是面子,在她脚上的鞋带松开或是怕鞋子里有沙子硌到她的脚时,会俯身为她系上鞋带或是为她掸掉脚底的沙为给她穿上鞋子;一个人在和另一个并排走时,他总是走在靠近路边的那侧并不自觉的伸出手怕她总是糊里糊涂的走过斑马线而忘记看不知哪会窜出的快速飞奔的车辆;一个人在打电话给另一个人时,他总是等她先行挂线……这所有的所有或许都是无关风月的细枝末节,但真诚的爱可能就在这些细枝末节里。钱买不来换不到一个人对你真心真意的爱,而能用钱换来的不一定是最值钱的,因为只要你有足够的钱就可以买到,而那些我们用钱买不到的看起来笨拙的丢脸的稚嫩的朴素的冒着傻气的细枝末节才是值得珍惜的。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自以为聪明的也不少,人人争做不吃亏的聪明人,所以“傻子”变成了稀有动物,而物以稀为贵,情以“傻”最真!
生命中于我们最珍贵的到底是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