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爸爸管孩子和妈妈管孩子的区别

(2017-01-23 23:29:34)
    我发现我和我老公管理孩子截然不同,我注重结果,而我老公注重过程,这期间就会有很多不同,好在我们两如果管理孩子,我管他不说,他管我不说,但是我们会私下沟通,今天静下来想想,我们管理模式的区别,做一个对比和总结:
1、管理模式不同
      我希望孩子高效,密度大,就是应该坐在哪里自觉的看书,思考问题,做练习,所以我是陪同式,布置任务,检查监督型。
      老公,属于宽泛型,就是给你时间,告诉你要做什么,至于孩子怎么做他不管,反正最后做了就行了,不会过分的干涉孩子,管孩子,盯着孩子,宽泛。
2、我希望可以看到成效,就是做什么就看到效果,立竿见影,恨不得,马上就可以看到成效,而老公属于不追求最后的结果,慢条斯理,不紧不慢。
3、我似乎对有些错误的包容性没有那么强,比如写错两三遍的字,词,或者做错的计算题,如果好几遍了还错,我就急了,开始发怒。而老公似乎不着急,他可以不断地让孩子自我改正,自我调整,他可以反复的在和孩子说。
4、我想的多,每天会有好多的想法和需要孩子做的东西,感觉六神无主,眉毛胡子一把抓,学习的时间恨不得全部都能上马,甚至最好儿子自己马不停蹄的去自己找事做,如果他没事,我就会找好多事。而我老公则是就一件事,慢条斯理的干好了,就行了,不强求非要怎么样,似乎紧张度没有那么大。
5、我主张大量的练习,多做,多写,多看,数学多做题,反复练习,而老公则认为做一道是一道,懂一道,就行了,没必要那么复杂的练习,适度的练习即可。
6、我注重结果,在乎孩子的成绩,老公也在意但是他会看的非常淡,淡到淡然处之的状态,好坏就那么回事。
7、我总是在改变,在不断地摸索,这点我老公赞同,他觉得最要改变的是父母,父母不改变很难教育好孩子。
8、我一看到孩子做题或者干什么事情犹豫或者卡壳,就希望立刻帮他,给予孩子思考或者他自己的空间不足,比如一看孩子做数学卡壳了,其实他可能还没有特别思考完整,我看到了错的苗头就希望老公给他分析和讲解,但其实根本不用, 而我老公基本上是孩子都做完了,错了,他如果可以反应过来就自己改,如果不行在去解决。
9、夸孩子,他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夸孩子的点,从来不说其他,我总是爱前面夸,下一句就是提希望或者建议,比如期末成绩,爸爸夸就是夸,我就会说不错,但是……这也是问题。
10、他淡然,冷静,我急躁,而且不容孩子功夫。
举个例子:
       寒假了,我特别希望老公在家,按照时间表,给孩子弄很多东西,毕竟白天时间很长,但是有时候回家,感觉他们好像没干啥,就是感觉好像没做什么,但是当我在具体的看看他们干什么了吧,有觉得还是有很多收获的,比如背古诗,人家两个人都背下来了,而且抄写好了,人家每天该做的似乎也做了。但是我就希望他们每天就该做了什么一是一二是二的说出来,就是我这一个小时干了啥,那一个小时做了什么,要见效,可是我基本上安排等于白安排,人家两人特别惬意,也都做了该做的,所以我后来就每天按照十个一工程,他们自行搞定就行了,我晚上回来屡屡,儿子依赖我很多东西,他爸爸和他有的时候做不来的东西我们就统一晚上做。比如我们一起读书,儿子喜欢我们搞笑幽默的阅读方式,这个老公他来不了,所以作罢,晚上我们完成。其他的他们爱咋安排就咋安排,我也不管了,所以儿子轻轻松松,每天也收获不少。我觉得如果按照我的想法估计效果不好,第一孩子烦,第二老公的监督力度也不足,所以我也就不操心了,按照个人的管理模式推进工作就行。
      所以,我发现我们虽然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自己有自己的特色,我们也会有一些管理孩子方面的小的分歧,但是大部分时间,老公都说服我了,我改变的比较多,其实自己刚才一分析,发现,我可能作为女性都具备的特质,感性,唠叨,任劳不任怨,对孩子无限的爱,但又有点束缚孩子,总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孩子逆反、或者对着干的情况较多。
      而作为父亲,男人,他们比较理性,特别是老公是典型的理工男,更理性,更加细致,更多的是宽容,比较包容孩子,另外心态好,还有永远认为过程比结果重要。
      所以一二年级,我对儿子较劲,就是我希望他可以怎么样,他就在我的强势下有些对抗,变成了油盐不进,谁说都不行,老师都发愁,其实好学学生,但是就是拧着来,所以必须改,我反思,真心说和老公各种关于教育话题的探讨一直持续,我们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想法,都在沟通中一步一步的改变。
      儿子的学习基本上都是我在搭理,老公会管,但是管的不多,第一他实在没时间,第二他觉得很多孩子其实需要的是父母的宽容和等待,但是我总觉得等待的道理人人都懂,只不过是我感觉等不起,所以着急,但是我会慢慢的调整心态,调整整个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各种调整。
       对于儿子,他怕爸爸,一般爸爸要求的事情,他一定会干,而我要求的事情,他会讨价还价,我一怒他也就作罢,儿子喜欢我给他讲的一切道理,和我说很多东西,或者说他比较喜欢和我逗,他不是特别畏惧我。但是我说的东西儿子会记在心上。
       放假了,我和老公也一起坐下来,总结我们四年级上成功地地方,失败的地方,做的好的地方,和做的不足的地方。我认为下学期,我必须把三年级建立起来的课堂记录体制还是要坚持下来,这点我老公和我都达成一致。另外就是对于态度和宽容度还有焦虑的程度上,我还需要调整,比如遇到孩子不会,不对,不好的时候还是要宽容,在宽容,包容在包容,不要跟他说为什么错,要跟他谈怎么能避免错,这个是我下学期要改变的语言模式,我现在总是问你为什么错,为什么不会,怎么老错,这些话孩子他无法回答,而且是更让我自己生气,应该学习改变心态,允许孩子犯错,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就像这次期末复习,我们古诗默写,最后默了大概三四遍,一次一次的改错,纠正的过程,但是会感觉到一次一次的减少错误的过程,所以没关系,如果可以就让他自己反复,接纳孩子这方面还是要更多的改变。
       另外真心说,还是要调整心态,有的时候,还是真的需要从两性不同的思维模式方面去找到突破,多多的互相取长补短。
       还有就是多沟通,多多的探讨,探索,尽量做到每天自己要总结心得体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心态迎接青春期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