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是一个等待的过程

(2015-09-13 16:08:06)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观点
      急于求成,恨不得一下子就看到孩子的成果,急功近利似乎是我们每个父母现在的心情,今天发生了两件小事,却给了我很多启示:
      第一件事,上午我们和孩子一起去游泳,整个过程还是非常快乐的,其中,我看到了一个教练,因为人不是很多,就简单的和教练沟通和交流一下,这个时候,儿子表现出来一种厌烦情绪,因为他不喜欢憋气或者他觉得学习游泳就是飘在水上游,的确,他现在紧靠手臂两个浮球和一小块腹板就完全可以在水里自由的游,但是我还是希望他可以学会一些规范的游泳,儿子的态度变得有些不乐意,老公则也持反对意见,他说我太着急了,后来也就没有和教练继续沟通,我们继续游玩。
        私下沟通,游泳如果让孩子有兴趣,就不能着急,他只有对水有了感知,他才有可能进一步学习,当兴趣浓厚的时候,我们在学,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如果他现在刚刚有点兴趣,我们就急功近利的学,孩子立刻觉得是非常抵触,因为他认为不是以玩为目的了,其实,无论是什么时候学什么,一定要让学习的人心理认可才能达到效果。
       第二件事,儿子第一次些作文,在我看来写的很好,至少他按照了老师要求写了,老师要求分清楚自然段,写出时间变化,孩子都做到了而且满足了,我希望孩子在完善一下,这个辅导孩子作文的过程,还是被老公发现了问题,于是我们又出现了私下沟通。
       他认为,我的辅导作文完全站在了我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肯定,鼓励和支持孩子自己去写,我干涉的太多了,或者我想帮他完善的心是好的,但是做法欠妥,他指出,如果我们每次都想帮孩子完善,孩子以后就不会自己去思考,去写了,这样他写作文的积极性和动力就削减了,完善或者我们有什么想法我们只要跟他说,而不是强迫孩子改,写作本身是孩子的想法,他的真实表达,我们没必要把我们的意见强加于你,你虽然肯定了孩子写的,但是你依然希望他完善,就表明你不认可孩子,如果认可,就不该帮他改动很多,你做的就是该错别字和明显的病句,而且完全让孩子自己去改,而不是我们去参与更多东西。教育的过程是等待,你想想孩子学走路,你不会马上让或者纠正他怎么走吧,你肯定让他自己一步一步的去走,去练习,翻过来想,学习不也应该是这样的过程吗?为什么孩子们越来越觉得学习无趣或者不好,因为父母越俎代庖的事情太多了,我们一看觉得不对,不会,不好,就全盘否定了,其实孩子的作文不需要家长完善,他写的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他交给老师,老师自然有个评判,自然会指出他的问题,慢慢的他就知道怎么做了,如果我们都帮他完善好了,你觉得孩子的真实水平体现了吗?
       想想也对,于是我退出了给孩子的作文辅导,让他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把句子说通写通即可,其实我的完善完全是在儿子的思路上完善,还真的没有任何我的想法,但是的确,必须从根本上想清楚,不能因为我的好心,办了坏事,如果真的管了太多,以后孩子真的有一天不写作文或者写不出作文来,我就真着急了,现在孩子完全刚刚接触,而且他并没有没有自己的想法,而且思路很正确,我们就改肯定鼓励他,其实真正的鼓励孩子写作的方法如果我觉得写的不错,我一个字都不要做修改,承认孩子写的构思和内容,如果我们不认可或者想让孩子改善,我们要和孩子商量,让他听取意见,或者给他建议,听取与否我们都不能强加,这样的教育才是真的把能力和学习推给孩子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因为孩子他的思路不可能像我们大人一样严谨,因为孩子的世界有他们认为对错丑美的标准,孩子们的眼中太阳不一定永远是红色的,他们的眼中什么都可以写出来,如果我们干预过多孩子们就是剥夺了孩子们他们学习的机会。
      这两件事,我都犯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错误,或者我有些武断,有些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强加于孩子,所以通过这两件事情,我也在反思,冷静,安静,等待,也许看似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难,但是如果真的为孩子好,就该如此。
       教育本身就是等待的过程!教育本身不是我们把我们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是要告诉孩子怎么做,比如今天语文作文,后边我让孩子还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我们纠正错别字和语病,孩子的思路和结构我们不去改变,老师有老师的要求,第一次写作,必要让孩子自己有个成就感,就是无论写成什么样,是我自己的写的,没有参加其他人的意愿,未来他才有可能继续写,在未来我们在慢慢的帮助他去学会完善,学会思考,这才是帮助和教育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开学第七天
后一篇:开学第八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