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儿子数学开始学习三位数加减法了,借位进位,计算的基础都得意了展示,肯定计算需要做一些题目来进行巩固,但是纯做题,或者我们每天要求孩子做多少题目,孩子一来觉得没有兴趣,二来孩子会认为是任务,会觉得计算很无趣,就是大量的做题,他会逆反,效果不佳。但是不做题,没有一定的积累肯定不行,我们与其每天要求孩子做多少题,还真的不如和孩子一起参与。
今天,我突发奇想,决定儿子和我们一起挑战做题,三个人,爸爸是数学老师,自然计算肯定对他来说不在话下,所以我跟儿子说你用竖式,做到第三道题,或者第四道题,我们在让爸爸做,我和儿子一起做,然后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好。儿子欣然接受,题目是我们根据他们书上的题目,改改数字,不超范围,一次五道题,我们就开始了第一轮的比赛。
儿子很认真,竖式的横线都已经形成习惯必须拿尺子比着,一步一步的做,到了第四题,我们拿给爸爸,爸爸口算,儿子很认真,我也在奋笔疾书的算,爸爸做题的速度惊人的快,基本上几十秒就可以算完,第一轮结果,我居然错了一个题目,儿子和爸爸都对了,我是借位减错了,唉!汗颜呀!这一下子激起了儿子的兴趣,就这样,我们只用了大概10几分钟,共出了25道题,反正认认真真的,大家都在算,孩子的准确率很高,全对,速度也在爸爸无形的影响下慢慢的加快了!当然结果是我失误率最高,他们两个完胜!都对!
儿子很开心,于是我们有继续挑战语文,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录音机,把组词都录下来,然后我们三个一起写,对于不擅长写字的爸爸来说,也算是一种挑战,呵呵,一个晚上我们没要求孩子必须做多少题目,多少,但是我们又的确弄了很多,孩子没觉得烦,而且他会不自觉的要求自己要提高准确率和速度。
当然遇到老师讲过的,孩子错过的题目,他还会很认真的跟我们说老师是怎么告诉他们做题的方法,比如整百减的题目900-186=,老师会告诉孩子们如何借位,怎么借位,儿子都会告诉我,其实我不希望为了做口算或者为了计算而计算,计算绝不是我们死记硬背的来的,计算一定是需要理解,掌握借位,进位的原理和方法,然后通过做题把这些变熟练的过程。
计算绝对不是我们说的错了就是马虎造成,如果可以我们也一起做做,发现其实计算需要我们静心,精心,手脑眼高度高度统一的一个过程。因为一起做了,所以体会,所以孩子错了题,不会说,只是让他自己看看是什么原因,当孩子高度认真,或者在一个高度集中地状态下,
基本上不会出错,错误率是很低的,所以我发现状态,感觉也很重要。
所以,与其我们要求孩子做口算,计算,练习,给他出题做,还真的不如改变一下,我们一起参与,一起感受计算的魅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