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分数的一点小小感悟

(2013-12-22 22:24:13)
标签:

育儿

    分分学生的命根,老师的法宝,家长的指挥棒,这句话好像特别能够说明分数在教育中的分量可以说举足轻重,如何理解分数呢?满分,90分,80分,70分,60分甚至不及格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分数到底是学生考的,还是老师给的呢?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分数呢?

    期末阶段,儿子的考试也进入频繁状态,都是课堂随练,分数有高有低,但是基本上属于在一个水平上下波动,于是挡在我们预期的成绩下面波动,我就有些心打鼓,比如他偶尔要是考个良,我就觉得有点低了,也会稍微小急,但是这点好,我还不属于特别在乎成绩的,所以孩子也不是特别在乎,他到考多少分都告诉我,然后有的他会骄傲一下,有的他会犹豫一下,我也会捎带手的问问其他孩子的情况,总觉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当看到有同龄的孩子成绩很好的时候,心理也多少有点不爽。

    但是今天老公的一番话倒让我彻底感悟了,我在跟他探讨分数问题的时候,他说,分数是老师给的,也是学生考得,分数只代表一个阶段孩子的能力和他学习的状态,分数不能完全说明一切,他说,只要有自然班级考试就会分出成绩的好坏,即使出白给分的题,也会有人全对,有人错,这是必然的规律。他举了一个例子,老师出题,如果想让孩子们都通过或者成绩都不错他会适当的降低难度,如果他们想拉开孩子们的成绩就势必会加大考试的难度,比如一个学校他会规定考试的平均分,而平均分意味着就会有在这个分数线以上的,也会有在这个分数线以下的,即便我们好学生层层选拔,把好的的学生层层集中,总会有在平均分以下的,这是必然的,但是你能说他们的学习很差吗,我们不能一看分数就指责孩子和批评孩子。

       这就是他解释了很多孩子在小学成绩很优秀,甚至都是满分到了中学好像成绩十分不理想,家长非常奇怪,其实原因是他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状态适合小学学习,而非适合中学,所以必须调整,如果我们可以明白这一点,就会帮助孩子快速调整状态和方法,这样就可以改善孩子们的学习和考试的成绩,而不是反复纠结分数,其实纠结分数十分没有意义,因为只有上学期间是打分制,到了以后,没有打分制,靠的就是实力和能力,而这些实力和能力的培养恰恰是我们通过无数次考试锤炼出来的,如果可以总结考试的错误和有的放矢的学习,我们的能力就会提高从而很好的改善提升了我们的能力,如果我们一味的纠结分数,只会是原地踏步或者根本找不到本质而浪费的大把的时间。

    试卷考试的成绩说明了他的学习水平和状态,很多家长说一看有好多都是马虎错的,什么不该错的,可惜的丢分,其实没有可惜的分数,没有不该丢的分数,他丢分就说明他就是能力或者水平不够,我们家长在这个时候需要帮助孩子的是看他的问题所在,哪些属于他就是不会,哪些是他会但是属于不熟练的东西(就是我们说的马虎错误),我们要做的事帮孩子好好分析,而不是纠结分数。不要总是总结他有多少是不该错的,既然错了肯定是他的能力,状态,水平不够,我们要让孩子反思的是这个,而不是让他懊悔依旧丢掉的分数,因为考卷的分数我们可以懊悔,但是人生考卷的较量我们有的时候是不能懊悔的。

    其实孩子的考试也是如此,他会因为今天状态好,心情好,感觉好,他就很有可能发挥好,他也许今天心情不好,他昨天在家里挨批了,或者老师说他了,他就不在状态,他的考试分数也许就不好了,完全有可能,我们如果过分纠结分数,只会让我们自己特别生气,而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如果我们知道卷子的难度,根据分数衡量孩子的成绩,了解他的不足,有的放矢的辅导引导孩子,我们似乎可以跳出分数致命的怪圈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