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属于那种特别稳当的那种性格,就是不会主动进攻别人,但是别人的进攻他也会防御的那种,但总体还是属于胆小一些的,为了这个,我觉得该放手让儿子多多锻炼,包括他的各方面能力,所以只要有机会我都给他提供,包括买东西,接人待物等,包括到外面玩自己认识新朋友,自己结交新的孩子,特别是在翻斗乐或者公共场合大家彼此都不认识的时候,出现问题的处理,我放手让他自己处理,实在不行我才干预,我发现只要我们放手孩子们的能量超强,儿子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尽管没有深交,但是当时他们的确成为好朋友,而且他们可以很好的玩和处理各种关系,这点是我特别大的惊喜!
例子一:翻斗乐结识新朋友
在翻斗乐里,很多孩子自顾自的玩,上来下去,滑滑梯等,但是其实这些的吸引力只是短暂的,如果孩子们可以联盟在一起他们可以玩的很开心,但是这个过程就会产生,谁为主,听谁的,自私的孩子怎么办,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大家可以一起玩,这些就是孩子们需要在整个玩的过程中体现的。、
我们有一个周末在金源玩翻斗乐赶上了,那一次我们在翻斗乐里玩了一个下午,因为他们组织了一个团队,有一个7岁的男孩挑头,结果他的队伍马上就壮大到了7、8个,孩子的年龄从7岁到4岁,这里面就需要考察孩子们的能力,年龄三岁的差距,能力的不同,想法的不同,个性的不同,如何凝聚,如何保障不打架,如何能统一行动听指挥,这个指挥如何选出,整个过程真的把这些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很快孩子们的各性展示无意,有的特别霸道强势,有的属于跟从,有的是有自己的想法可以大家协商,有的慢慢观察,然后在慢慢进入,有的就是看着无建树。
很快不同的个性展示,孩子们之间的矛盾问题也就显示出来了,于是,解决问题就成了孩子们自己协调和锻炼能力的过程,整个过程个性强的就会多次被排挤,能屈能伸的就成为了主力,儿子在这个过程属于协调员,慢慢的从一开始的跟随,到最后号召,到中间调解都展示了他的能力,当队员之间有矛盾的时候,首先是劝,然后是解散,然后在相互和好,这个过程真的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不同的提升和历练,这个过程孩子们的不同处理方式也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平台,这个过程家长只要把握好度,只要不发生重大群殴事件,完全可以在一边看,孩子们都表现的非常好,这个过程很多家长都选择了在一边休息,只有一个爷爷,非要跟着,他的孙子的确稍小,但是也完全融入了,但是爷爷不放心,一旦发现孙子跑了消失在眼前,爷爷就着急,他恨不得自己能和他们一起跑,急的奶奶和工作人员直劝,最后第一个放弃的是他的孙子,爷爷一会儿就不让玩了,走了!
面对一个个性特别强的孩子比如,霸道的孩子,这个孩子谁都不服,非常气焰嚣张,其他孩子多次避让,他还是那样,孩子们的处理,是不理他了,让他一个人孤立,慢慢的他的也觉得不好,就缓和一些主动找到领头人谈,大家最后还是融合了,但是他也算是一个说了算的人,最后大家管他叫老大,领头的那个7岁男孩,非常棒,他可以协调各方力量,把大家聚在一起,后来和她妈妈聊聊,妈妈说儿子有非常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每次都可以教到新的朋友,她对他这个方面的发展非常满意,我也觉得是,如果不是这个男孩,估计其他的男孩就像一盘散沙各玩各的,甚至是小摩擦不断,谁都不想让,因为有了他的组织和协调大家都在一起,他们的组织名称是搬家公司,大家在一起商量,一起玩翻斗乐,充分利用各种道具,整个过程,我儿子又开始的跟从,甚至小兵,到慢慢的得到领导层的认可,到最后他代替领导层发号施令,他可以说是一步步的晋升,先观察,我强调不能打架的宗旨,告诉他如果发生矛盾必须解决不能打架,这个原则,每次有矛盾激化的时候,我儿子都会制止,大家分开,慢慢的大家熟悉了,就形成了团队,所以搬家公司走到哪里,这些小兵就跟到哪,等到领导级人物都信任大家了就可以继续玩了,形成团队,每次点名,慢慢的在团队中有了地位,然后他就可以慢慢的发表自己的想法,得到认可后就可以发号施令了,这样他就逐渐自信!
这个过程家长的参与几乎为零,反而大家玩的不亦乐乎,除了体力或者因为其他原因退出的,到最后都是因为玩的时间长了该结束而结束的大家彼此都恋恋不舍,其实这个过程孩子们都处理的非常的棒,真的,只要我们肯给孩子提供机会,他们就可以联盟!
在儿子他们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两个家长因为孩子的互相不谦让却发生了非常大的争吵,简直有的过分,因为一个孩子被另一个孩子踢了一脚,他跑到妈妈这里,这个妈妈说,下次你也踢他,结果这个男孩返回去真的踢了那个男孩,这一脚被孩子的爸爸看见了,不干了,导致了两个家长的互相质疑和争执,大家都在护着自己的孩子,强调对方的不对,说孩子不在一个年龄层面上,应该大的让小的,唉,非常不好!
马上这个话题成为了热议的焦点,大家的观念是,家长少参与反而会让孩子们玩的更好,也许他们打完了一会儿就成为好朋友了,有的孩子稍微被其他孩子碰了就找妈妈爸爸,爸爸妈妈当仁不让的就保护孩子,其实我觉得不好,我儿子在他玩的过程中,我也会教育他谦让,不要争抢,告诉他孩子的磕碰很正常,不要以暴制暴,这样不但不利于他们解决问题,反而激化矛盾,同时真的家长参与孩子以后更加依赖父母,他们会动不动就找父母出来,不利于孩子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我通常遇到这个问题,会给他解释或者劝说,不会帮助他解决问题,有的时候他玩的被其他小朋友抢走了,他会和那个小朋友一起玩,要么就是争取一下,实在不行在玩别的,当然也有找我求助的时候,我一般都是转移玩其他的,因为当东西只有一个的时候,我也非常为难,只能劝说后,转移,比如玩其他的,他小的时候好像不太能接受,大了以后他似乎好多了,知道如果就一个的话,就改玩其他的!
例子二:肯德基
肯德基有滑梯,带着儿子去了,正好赶上有其他孩子在玩,显然儿子破坏了他们的玩,他们很挑衅的和儿子说,儿子是怪兽,是要被打的,儿子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儿子说:“我不是怪兽,我是来玩的,你们要是在滑梯上面玩,我们就在滑梯底下玩,反正可以一起玩!”那个孩子的敌意好像立马小了,然后提议一起玩,儿子欣然接受,而且他们玩的还很开心,大家共同想词,一起玩!临走的时候,儿子说我要走了,再见啦,那个男孩说:“我们是朋友,我愿意跟你玩,下次我们还玩”儿子说:“好的,我们是朋友,下次见”
这个过程让我都很惊奇,是要面对挑衅,该如何处理,是逃避,还是硬上,还是真的需要思考,儿子的回答让我特别意外,他的处理办法十分中庸,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可以互不干扰,空间可以分开,所以不存在敌意和挑衅,同时化解了,告诉对方我不是捣乱的,如果可以就一起玩,马上缓和了,呵呵,这也许就和他的性格有关,既不属于急躁型有不属于特别窝囊型,呵呵,我还是挺高兴的,我喜欢他这样可以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
面对挑战,勇敢面对,不管你比我大还是小,只要我不弱就可以面对,记得儿子那会儿才3岁的时候(反正很小的时候),也是在肯德基被小朋友逼到角上问儿子几岁了,儿子那儿会吐字还不清楚呢,但是他虽然害怕都没退缩,努力的说,自己三岁,还反问对方几岁,那个问儿子的男孩一看就软了,马上缓解了态度,儿子也如释重负,很快就和儿子和解了,而且态度和谐了很多,我当时就在旁边看着他,其实我也在想,如果不行,就帮儿子说话,后来想,不行,我必须冷静,等待,结果他反而可以把逆境变为对自己有利,反而可以控制!这就是能量!
这件事以后,我就更坚信我要放手,在确保他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他提供应得锻炼机会,让他的能量能够充分发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