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都会在幼儿园门口排队等着接自己的孩子放学,自然也会听到张家长李家短的一些事情,年轻的父母们在一起聊天说自己的孩子,年老的爷爷奶奶抱怨着年轻父母的教育,每天都能灌输着这些,觉得挺有意思的,大家互相咨询着别家孩子报的班,咨询着自己孩子的不足,看看哪家孩子都怎么教育怎么做的,觉得颇有意思,也成为了一景.
昨天接孩子,看到了我们班的某个小朋友的妈妈,因为算是熟悉就凑过去,正好还有另一个家长再聊教育,显然这个家长十分惆怅,一副十分纠结和痛苦的样子,大体说说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从两次的开放日看,明显的不能融入集体生活,比如老师讲课这个孩子会到处溜达,这个次联欢会,每个小朋友都被安排了位置,但是他却成为了队伍以外的人,老师到处在找他,为了安慰他,专门派老师叮嘱,这个学期的两个开放日依然表现的很明显,老师曾经为此找过他的家长希望可以改善.
我也很好奇,这个孩子在外面学了很多的班,外语…课程都学了,妈妈十分痛苦的表示,他不知道该如何教育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在我们班偏小一点,是我们孩子同年10份的,但是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一直很高.
这几位妈妈先前的聊天内容我不是很清楚,但是这位母亲表示纠结的部分我倒是听到了,她纠结的是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这位妈妈一个劲的表示他不称职,觉得孩子没有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规矩,她后悔3岁以前交给孩子的东西太多了,孩子已经产生了第一个厌学逆反期,呵呵,真是不敢想象,是真的,她说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基础,在上幼儿园之前他们就开始学习古诗,训练外语等技能,他们的外语课已经学了一年多了,也就意味着他们在2岁多就开始学了,妈妈也觉得特别辛苦,奔波在各个班中,但是他觉得有些成效,至少他觉得自己的宝贝认识了很多单词和词汇,他觉得很好,可是导致的结果是幼儿园的外语课他家宝宝不听,到处游荡,呵呵妈妈很无奈,孩子多次表示不愿意上幼儿园,逆反心理严重,妈妈很挠头,自己也觉得是给孩子压力有点大,给孩子上的班有点多,但是觉得还是要上,而且明确表示明年不学外语要学习一对一的钢琴,并且表示自己要放弃工作主抓孩子学习,他觉得他们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他需要训练.
我和其他家长听了都感到,其实孩子好可怜,至少我觉得这个妈妈很累,他纠结的是儿子到底要啥,到底感兴趣啥,他不清楚,儿子和他的交流很少,他也回家不怎么说幼儿园的这些事情,孩子不说,爸爸妈妈很忙,有点疏于对孩子每天必要的亲子陪伴,妈妈觉得创造一切条件学习就是最好的陪伴,他说他家孩子晚上进门玩点读机,看教学光盘,玩逻辑狗…这些,然后就没得可玩了,妈妈觉得他啥都没学,啥都没干,这样不行,这个观点立刻遭到其他家长的反对,有的家长说,你还要求孩子学啥呀,我们比你们还差,我们就是傻玩,和他爸爸胡打乱闹的,啥都不干,你想让他学啥?这个妈妈说,应学该学的东西,比如认字、比如数学,我们当时就完全傻掉了,后来我说:“我想请问,你让他学数学学啥,学加减法?为了啥?我请问大班一年,小学一年级、二年级这三年需要学习的东西,为啥你要让他现在学呢?你要达到啥目的呢?”
另一妈妈说认字干嘛非要报班学呀,日常生活中教给他不就行了吗,比如那个酸奶上面写着蒙牛酸奶,念给他,让他学不就行了吗,这位妈妈不以为然的把酸奶的英文说出来了,并且表示他儿子要英文也会表达,我们当时都傻了,表示自己的孩子的外语水平仅限于幼儿园.
这位妈妈问我,因为我老公是老师,问我该怎么教孩子,我说:“切记,不要提前教授孩子超出年龄段以外的知识,切勿提前学习”他们看着我,我解释到老公在家里判卷子经常会为孩子们的计算错误而扼腕叹息,这些低级错误导致很多学生的分数很低,这些基础恰恰是我们最不重视的基础计算,这些计算的学习时段是大班到小学中年级,恰恰这个阶段的家长盲目的追求奥数…东西的学习而忽视了基础计算,导致中学成绩的不好.
这位妈妈表示不知道怎么跟孩子玩耍,他晚上跟孩子干什么,玩啥,他觉得不学习就是不好的选择,他很纠结到我们接孩子了他也没弄明白,另一个妈妈说:“让孩子玩几年吧,上学以后孩子多苦呀!”
这位妈妈茫然的看着我们大家,觉得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
其实一个人一个养孩子的方法,我不想评说大家的想法,只是想说,别因为孩子让自己过上纠结而痛苦的日子,别把自己的希望和期望和理想在孩子身上寄托,别让孩子成为你梦想的化身,让自己也快乐,让孩子也快乐,才是最好的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