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北京四合院 |
分类: ◆人文主题 |
◇摄影手记
在北京大观园的北侧,有一处老宅院,名为“红楼老宅”,此宅院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曾是孝庄皇后胞衣奴才的府第。所谓的胞衣奴才,就是主子在没成名之前,一直跟随身边的近身奴才,主子成名之后,奴才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提高,或为官,或从贾,如雍正的胞衣奴才年羹尧和李卫,都是显赫一时的响当当历史风云人物。
说起北京的四合院,在过去的传统中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从皇上到亲王再到王爷,一级一级的规模格局各不相同,包括宅院有几级台阶、门前墩子的样式、墙瓦使用的颜色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皇上以九为尊,王爷以七为贵,而作为民宅最标准的代表就是三进四合院。目前,在北京最具代表的四合院已不多见,故宫是最高规格的四合院;位于什刹海的恭王府是除故宫之外保留最全最大的四合院,曾为和坤故居;位于南锣鼓巷的庆王府也保留了较好的格局。
作为民宅,以三进四合院的规格为最高。其功能一般为:第一进供客人居住,第二进供男属居住,第三进供女眷居住。过去形容未出嫁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指的就是未出嫁前不能出院,而且不能进第一个院,只能在三进和二进院中走动。而供男属居住的二进院又有讲究,北房称为正房,是老太爷居住的地方;正房两侧的房子是妾居住的地方;东西两侧的房子称为厢房,是儿子居住的地方;南边两侧的房子是佣人居住的地方……。此处的红楼老宅,原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随着历史变迁其中的两进已不复存在,只留下现在的二进院子,占地约800平方米。
虽然只剩下二进院,但老宅依然完整的保留了最为原始的格局。最吸引人的,是宅子中的家具也是原汁原味的地道明清家具,包括陈列的古玩饰品。
按照四合院讲究“多子多福,富贵满堂”的寓意,老宅的庭院种植了西府海棠、石榴、桂花等植株,四季景色各不同,一砖一瓦,一花一树都渗透出深宅大院的典雅幽静。无论伫立于树下,或者端坐于正房,都让人的心情自然而然的梳归于平静,领略那种似曾相识的意境。
◇零七年六月摄于北京老宅
本博原创「北京风情」专辑导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