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文主题 |
◇摄影手记
南锣鼓巷溯源
文/摄 触景生情
01
02
03

如果你打算逛逛北京的胡同,那一定要去南锣鼓巷看看。这条胡同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与红墙金瓦的皇家故里不同,这里的灰墙灰瓦,呈现出另一种独特的民间色彩。
08
南锣鼓巷全长1公里,呈南北走向,因为东西各有8条对称的胡同,所以老北京人形象的称其为“蜈蚣街”。现为北京市重点保护的四合院街道。元代巷名为“罗锅巷”,这里遗留了元代的坊制布局。清乾隆年间改称南锣鼓巷,为八旗镶黄旗户住地。
04
05
06
北京的四合院,始于元代,我们今天所见,大多是清人遗留。过去的四合院,房屋的间数,屋瓦的样式,大门的种类等等都有严格的礼制。即使是官居一品的大学士,他所居住的四合院的宅门,也只能是一间,与普通百姓并无区别。但是,在大门的样式上,却有等级限制。只有一定品级的官员才可以使用广亮大门与金柱大门,而普通百姓是不可以采用的。
在南锣鼓巷,广亮与金柱之多可谓鳞次栉比,几百年来人文荟萃,代有人出。一座座宅院的主人,从称雄一时的名流政客到泽溉后人的文化巨匠,都曾居住于此。斑驳的墙瓦,老去的宅院,至今卓然可考,无愧为北京四合院精华所在之地。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旧宅溯源:
冯国璋官邸/帽儿胡同11号
冯国璋,北洋时期大总统。他是继袁世凯、黎元洪之后北洋政府的第三任大总统。
靳云鹏官邸/东棉花胡同39号
靳云鹏,1912年任北洋第五师师长,1919年代理国务总理。现为中央戏剧学院所在地。
洪承畴家祠/南锣鼓巷59号
洪承畴,明崇祯时期任三边总督、蓟辽总督,后降清,任大学士。
齐白石故居/雨儿胡同13号
此处为清代中、晚期的四合院,建国后,齐白石曾在此短暂居住。
庆亲王府/后圆恩寺7号
庆亲王奕劻,清室宗亲,独揽朝权,织罗党羽,为清代第十二位“铁帽子王”。
荣禄之父宅第/寿比胡同6号、菊儿胡同3号、5号
荣禄,清末军机大臣,此处是荣禄出生地。
僧格林沁王府/炒豆胡同77号、板厂胡同32、34号
僧格林沁,蒙古王爷,晚清名将,被晚清政府“倚为长城”。
索家府邸/秦老胡同35号
索家,晚清内务府总管,院中设“绮园”,置假山亭台、池榭敞轩。
婉容故居/帽儿胡同35、37号
婉容,清末皇后。此处是她出嫁之前的住所,民间俗称皇后府。
茅盾故居/后圆恩寺13号
茅盾于1974-1981年居住于此,在此病逝。现为茅盾故居。
詹天佑故居/东不压桥胡同20号
詹天佑,我国第一批留学生,他设计的京张铁路,为世人称道。
冯国璋,北洋时期大总统。他是继袁世凯、黎元洪之后北洋政府的第三任大总统。
靳云鹏官邸/东棉花胡同39号
靳云鹏,1912年任北洋第五师师长,1919年代理国务总理。现为中央戏剧学院所在地。
洪承畴家祠/南锣鼓巷59号
洪承畴,明崇祯时期任三边总督、蓟辽总督,后降清,任大学士。
齐白石故居/雨儿胡同13号
此处为清代中、晚期的四合院,建国后,齐白石曾在此短暂居住。
庆亲王府/后圆恩寺7号
庆亲王奕劻,清室宗亲,独揽朝权,织罗党羽,为清代第十二位“铁帽子王”。
荣禄之父宅第/寿比胡同6号、菊儿胡同3号、5号
荣禄,清末军机大臣,此处是荣禄出生地。
僧格林沁王府/炒豆胡同77号、板厂胡同32、34号
僧格林沁,蒙古王爷,晚清名将,被晚清政府“倚为长城”。
索家府邸/秦老胡同35号
索家,晚清内务府总管,院中设“绮园”,置假山亭台、池榭敞轩。
婉容故居/帽儿胡同35、37号
婉容,清末皇后。此处是她出嫁之前的住所,民间俗称皇后府。
茅盾故居/后圆恩寺13号
茅盾于1974-1981年居住于此,在此病逝。现为茅盾故居。
詹天佑故居/东不压桥胡同20号
詹天佑,我国第一批留学生,他设计的京张铁路,为世人称道。
22
冯国璋官邸
23
靳云鹏官邸
24
洪承畴家祠
25
齐白石故居
26
庆亲王府
27
荣禄之父宅第
28
僧格林沁王府
29
索家府邸
30
婉容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