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人文主题 |
◇摄影手记
古家具是如何被翻新的
文/摄
触景生情
古典家具作为传世杰作,不仅独具欣赏价值,更具收藏意义。它们有的来自豪门阙里,有的来自乡土旧宅,在涤荡千百年的岁月长流后,以古朴的风貌,展现着积敛天成的厚重。
然而,这些足以让人流连忘返,浮想联翩的家具,深藏于世间,斑驳而憔悴,收集难度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若想还原其本来的真实面目更是能工巧匠极尽苦思之能事。在那些群山送抱、交通不畅,却是风景如画,曲径通幽的地方,行家寻找并将它们收集起来,再经过独特的工艺将其修复,最终成为摆放在厅堂的一款款重获新生的尤物。
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一个古家具收藏者,大约在10年前,来到四川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天,他来到村里一个老太太的家里,发现一对黢黑的四方柜,里面装着腊肉,有些咸臭。行家的眼光使他一眼就瞧出这是一对标准的明代黄花梨柜子。
当时他心里非常吃惊,问老太太肯不肯卖。老太太不悄地对他说:“1000元,你买得起吗?!”老太太一定觉得他脑子出问题了,想买这对又黑又脏的柜子。他当即表示愿意出价1000元,但老太太始终以为他是在逗着玩的,最终也没卖给他。
回到家里,他与内业行家提及此事,大家最终评估这对柜子的价值至少超过300万元。用1000元买300万元的东西,这对于任何收藏家来说都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抵挡的诱。不久他再次专程来到那个小山村,那对柜子却不见了!原来,是在他上次走后不久,老太太居然把这对柜子当成柴火烧了...
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存真堂汪家店铺在街道中段,库房在街道最东端。与其观赏店铺中一款款新旧相宜的桌、椅、柜、案之外,我更想看看古家具原始本真的面目,于是一行人来到库房参观。在一座五亩见方草木葱栊的院落内,西北东三个方向各设了三排约60米长的库房,我们一起进入北面的正房。汪老板介绍说,自己经营这个行业已有20年的时间,这里的家居都是从民间收集来的,有单款的也有成批的,一般收上来的家具大都残损破旧,须要经过工艺修复才能成为人们观赏收藏的成品。

古典家具源远流长,充满着无穷的魔力与诱惑,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株奇葩,是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辉煌灿烂的一部分,在现代、在今天更值得我辈来欣赏,来挖掘,来珍惜。穿越历史时空,让我们一起掸掉数百年的历史浮尘,洗去几世纪的陈年垢渍,唤醒它们高贵的品质与魅力。
古家具小常识:
前一篇:「人物肖像」后期色彩处理新效果
后一篇:秋深牧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