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霸计划、棍棒教育、同辈压力细数父母让孩子窒息的教育方式

(2022-08-05 23:20:38)

 “棍棒教育”下的暴力逆反

  “不打不成器,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是另一场悲剧的源头 。老来得子的蔡宗礼离婚后,就一直独自抚养孩子。 蔡宗礼一直认为自己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才会如此穷困潦倒,因此对儿子寄予厚望。孩子也很争气,学习成绩在班级上都是名列前茅。

  去年11月,孩子的学习成绩突然下滑了,父亲怒不可遏,同时也发现了他隐瞒了学校退回的80元学杂费的事。 奉行棍棒教育的他,把儿子用橡皮筋捆住双手,放在板凳上,再用皮带抽打全身,最终造成重伤二级伤害。是爸爸不心疼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其实并不是,蔡宗礼为了能够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校周边干保安工作、 不管自己的生活水平给儿子吃最好的、给孩子上400元一个月的辅导班。

  “打你,是因为爱你。。。”

  除了这个事例之外,前阵子还有父母惩罚孩子给孩子打到耳膜穿孔。“打你,是为了让你好好学习,打你,也是爱你”,这种说法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简直稀松平常。这样畸形的爱下,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揭开了“中国式棍棒教育”这道根深已久的伤疤。在这种教育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往往具有暴力倾向,对童年的回忆也只有畏惧和对父母的不满。

  棍棒教育会产生“残酷的轮回”,父母粗暴地对待儿女,儿女粗暴地对待让他挨打的课本,甚至粗暴地对待自己的父母。从始至终,“不打不成器”都只是以爱之名伤害孩子的骗局。 棍棒是赢了,父母却输掉了孩子的心。

  “孩子犯错,打了就会改”

  很多家长打孩子,首当其冲的原因都是“孩子犯错,打了才会改”。无论孩子是在撒泼打滚,还是试没考好,有的家长上来就是一顿胖揍,但是这样的行为下孩子真的就一定会改正了吗?

  未必!这有可能是孩子在疼痛和恐惧的支配下,选择了对父母妥协。时间长了,很多家长会发现打根本没用,反倒孩子的逆反心理越来越重。

  去年有一则新闻,一名初三男生因违反学校规定在校内打牌,家长被老师叫来训话。母亲赶到学校后,在走廊连续掌掴、锁喉、推挤儿子的头部。结果这名男生突然翻身跃下了教学楼。这样的惨剧总会出现,在一系列对家庭暴力的研究数据中显示,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大多心里扭曲引发抑郁和反社会行为出现。

  家庭教育是在孩子一生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切勿让孩子在暴力环境下长大,避免不可挽回的伤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