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扒倪匡武侠小说和电影(4):何为英雄?

(2014-09-07 10:50:18)
标签:

娱乐

倪匡

武侠

狄龙

影评剧评

分类: 不正确的看电影方式

本篇是接着《从《铁蝙蝠》开扒倪匡武侠小说和电影(3)》写的,主要补充前篇未说完的一点:

 

倪匡的武侠小说《铁蝙蝠》在1972年被张彻拍成电影《双侠》,张彻改掉了小蝠子的结局,倪匡写的“英雄最悲剧是死在自己人手里”梗没有被采用,当然,倪大手不会浪费自己的脑洞,于是他在1980年写给午马导演的《侠骨英雄传》(又名少林英雄)里,再次用上了这个梗。

不过,这次没有“双生”了。

主演是狄龙、陈惠敏、谭道良、王钟、李修贤等。

《侠骨英雄传》与《双侠》相距足有七八年,“狄姜双生”恰好在这中间分道扬镳,当年二十多岁的少侠如今已年过而立。

 

http://s6/mw690/001ySEKbgy6QBoLxwq1f5&690

狄龙当然不再是阳光少年,但自从他在张彻的《刺马》一片中尝试了留有胡子的清装造型之后,简直成为很长一个阶段里导演们的最爱。

比如《教头》、《洪拳大师》、《广东十虎》等,以及不是清装的《冷血十三鹰》都是胡子造型,满满的英雄气。

 

http://s9/mw690/001ySEKbgy6QBoJlZ1Kc8&690

 

此时,他的扮相更成熟英伟,又不乏温雅内敛,侠之大者的气质浑然天成,演技亦更为精进,演绎起《侠骨英雄传》中隐忍坚毅的悲情英雄,可谓水到渠成。

 

http://s9/mw690/001ySEKbgy6QBoEj18s38&690

 

故事发生在满清年间,朝廷视少林寺的反清复明义士为眼中钉,屡派官兵剿灭。

狄龙扮演的少林俗家弟子高飞扬,奉师命假意投效,卧底在清廷。

(电影截图选自@无名氏_JohnDoe 的相册)

 

http://s7/mw690/001ySEKbgy6LQQigZ8Ob6&690

 

高飞扬虽然无力阻止少林被灭、各位师兄弟(王钟、谭道良等)遭拘禁,但他却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大牢里通过各种表面上看来是折磨的“特训”令少林弟子们强健体魄、精练武功、磨练意志。

其中如午马扮演的墙头草还被他及时除掉。


http://s7/mw690/001ySEKbgy6LQU0EljE56&690

 

高飞扬为保少林薪火,屈身侍敌,忍辱偷生,但由于身份不能暴露,少林弟子皆认为他是背叛少林、屠戮同门的清廷走狗。

师弟们曾经对高大师兄的满心崇敬的如今都变为鄙夷和仇恨,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

 

http://s3/mw690/001ySEKbgy6LQU0NQxY02&690

 

尽管他忍辱负重,最后暗中协助少林弟子逃出牢狱,并击杀了陈惠敏扮演的满清贝勒,但却仍然死在自己师弟的刺杀下……至死亦无人知其功劳。

 

http://s9/mw690/001ySEKbgy6LQQiRxXO78&690
 

其实整部电影的剧情并没有悬念,全片都很清楚地导向那个意料之中的结局。

但即使这样,看到狄龙最后被自己人刺中致命一刀,利刃穿腹,浴血翻滚,至死都无法为自己辩白,明知身后骂名永存,仍然挣扎着挺立而亡,为自己保留最后的尊严……而亲手杀了他的小师弟(李修贤饰)却被少林弟子们奉为英雄簇拥而去……简直虐到让人不敢看第二遍……

 

尽管我们看不到当年倪匡的剧本,但从《铁蝙蝠》的原结尾,或许可以拟想一二: 

小蝠子嘴唇发着抖,他想将心中的话说出来。然而,当他抬起头来,望到了那几个江湖豪杰脸上的那种神情和他们的目光时,他感到自己不论怎样说都是枉然的了!
他并没有出声,只是闭上眼睛,在他还能思想的那一刹间,他在想:
我错了么?
我究竟错在哪里?

 

小蝠子不明白的事情,高飞扬大师兄一定是明白的。

否则,他不会有最后那既遗憾又欣慰、含着泪却也含着笑的眼神,英雄有所为有所不为,尽管明白自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

比小蝠子更痛苦的是,他是清醒地走向万劫不复的地狱的。

 

http://s1/mw690/001ySEKbgy6QBoP36vu10&690
http://s6/mw690/001ySEKbgy6LQQiLVYx35&690

 

午马不愧是张彻导演的助导出身,伴随着甄妮侠骨柔情的歌声,最后高飞扬之死的那段长镜头、慢镜头,使得这一份“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牺牲,宛如一场献祭的仪式!

死亡,不是英雄生命的终结,反而是英雄魅力的完美实现,是英雄由凡入圣的升华典礼。

【附】香港经典老电影(侠骨英雄传)主题曲 张彻词  顾嘉辉曲  甄妮主唱
点此可看:http://video.baomihua.com/url44721876/27631148

 

这首张彻亲自创作的电影主题曲《英雄》,可以说是进一步诠释了影片的主旨——

英雄,英雄,何为英雄?
救人甘入地狱,救人水火之中。
谁知一片苦心,谁识一点孤忠。 
忍人所不能忍,内心深藏苦痛。
为人所不能为,只求一举成功。
对明月,思潮涌,长叹息,付秋风。 
英雄泪,不轻弹,丹心皎,日长空。
岂是逞强斗狠,岂是血气之勇。
报国能成不世功,
这才是,
大智大勇。

 

说起来,张彻父亲是浙系军阀,学生时代修读政治,少年起从政,因时局变幻才去了香港,在电影中寄托自己的理想英雄梦。其人性格刚强执着,喜好血色浪漫,又首创电影暴力美学,所以我们可以肯定,这样的一个人,他并不是不能理解倪匡剧本的初衷,也不是不赞赏高飞扬式的“英雄”。

但他却绝不会,将这样的情节放在二十来岁的姜大卫狄龙身上。

 

http://s15/mw690/001ySEKbgy6QBoWkRhs4e&690

借用@没头脑并不高兴 的评论:

他心中少年,可死但不可屈。

他要他的少年们爱的坦坦荡荡,活得明明白白,死得轰轰烈烈,生生死死都是最艳的烟火,最亮的流星。

 

http://s10/mw690/001ySEKbgy6QBoXxjZf09&690

 

(下一帖开扒 倪匡剧本里拿金庸小说梗开涮的情节,来点轻松哒~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74ZH00SIGG.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