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开远《赵氏孤儿》安全感相信屠岸贾育儿 |
分类: 经验分享 |
三岁左右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安全和安全感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对于不冬,我尽所能给予了她我全部的温柔与爱,她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在她身边,就算她独立玩耍,我也会在她看得到的地方,让她感觉任何时候都是安全的。我不会轻易骂她,从来没有打过她,就算被她气得要炸了,也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避免说出类似“你再这样,妈妈不爱你了,不要你了”等头脑发热的话。除我之外,家里的外公外婆肯定也是疼她,老公工作忙,几乎没有和她单独相处一个小时以上的记录,虽然有时候见不得她顽皮,会建议我动“武”,但付诸于行动的的记录也是零。所以,不冬生活在一个温暖的家庭里,所有的人都非常爱她,呵护她,让她安全地长大。不冬也表现得非常安心与舒适,特别是在家里,从来不会表现出害怕或者与人敌对,就连最亲爱的老妈告诉她有事要出门,她每次都欣然接受,因为她知道老妈办完事就会回来,老妈会时刻想念她。
可近期,突然发现不冬有了些许不信任和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也许是因为长大了,有了更多的思考和主见,不再简单地接受任何事实,也许是我多心,其实是她巩固原有安全感的表现。
比如,吃饭的时候遇到从没见过和吃过的菜,如果夹给她吃,她会在吃前再三确认地问:“妈妈,辣不辣,真的不辣吗?”一直要我明确地告诉她五遍甚至以上才停止问。比如,我带她在小区里散步,因为小区比较陈旧,没有分车行和人行,所以每当有车开过来的时候,她都会非常害怕地要我抱,而且是一定要抱,不管我怎么向她解释这车根本不会撞到我们。再比如,有次我肚子痛躺在床上,不冬跑进来看我,外公外婆跟在她后面,结果她一下子大哭,并且把外公外婆都赶出房间,只留她一人守着我不知所措,事后问不冬:“为什么要把外公外婆都赶出去啊?”不冬想了想说:“我不知道,我很害怕。”她因为我的生病而害怕,一下子失去了安全感,却很奇怪地把可以依靠的外公外婆推开,不相信他们,有时候,孩子的表现真令人诧异,读懂他们难于读懂甲骨文。
这些事情的发生,是不是表示不冬失落了一些安全感。随着她的长大,她很想自己来判断某件事情的真伪,但有时又不具备所需要的能力,或者壮着胆子自己去判断了,却得到错误的结果,这时候她害怕了,不知所措了。这么说起来,这些事情的发生还是有些根源。冬天给不冬泡奶会相对烫些,有时候外公外婆泡得太烫了,导致不冬烫哭了好几次,可哭了以后,遇到下次,尽管不冬问了:“奶烫不烫?”外公外婆说:“不烫!”还是把她给烫到了,孩子对烫的感觉更灵敏些。几次后,虽然她嘴上没说,但眼神明显有了不信任,这些小事的积累也许就是影响她安全感的“罪魁祸首”。于是,内向的不冬宁可选择不停地向别人证实,或者选择逃避,也不想再轻易相信。
不冬的这些表现不禁让我想到了曾看过的影片《赵氏孤儿》,有人说这本片子与其说是商业片,不如说是育儿片,程婴和屠岸贾对程勃的做法完全体现了两种类型的父亲。当屠岸贾故意不接住从房上跳下来的程勃时,也许很多中国家长会下意识地暗暗地骂他,但回头想想他的那句话:“孩子,记住,除了自己,你不能相信任何人。”却又觉得不无道理。而程婴,张开怀抱紧紧抱住跳下来的儿子,坚定地说:“爸爸永远会接着你。”可他最后也没能接着孩子一辈子。我想告诉不冬的是:现在不冬可以相信身边的家人,也要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后不冬必须相信自己,而且通过自己的能力判断可以相信的人。
“妈妈是最爱你的,你要相信妈妈,你现在愿意相信妈妈吗?”当我拉着她的手在小区里走,有车迎面开过来,不冬又提出要我抱的时候,我这样对她说。她不响,不能确定的看着我。我们俩让到路边,我蹲下来和她一般高,和她一起等着车安全地从我们身边开过,我能感觉随着车的靠近,不冬在紧张,但随着车的开远,她又渐渐地放松。晚上睡前洗脚,我一定会让水温调到不会让她烫再让她把脚放下去,让我的回答:“宝贝,相信妈妈,水不烫。”是句“真”话。几次后,当再次出现类似的情景时,不冬已不像原先那么害怕或者犹豫,当相信我而安然无事后,不冬会高兴地对我说:“妈妈会保护我的,我相信妈妈!”
前段时间问今年参加高考的表姐的儿子想报哪儿,他的回答是华东师范的统计专业。我蛮诧异一个男孩子喜欢统计,他向我解释:我们现在填志愿不是以四年后毕业找工作为目的,而是七年硕士毕业甚至更远的博士毕业后的眼光来标准的,本科找个基础性强或者说专业强的专业,到了更高层次才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来学习,也可能在四年过程中有出国或者其他机会,那就见机行事了。刚满十八周岁的能对自己的将来有这样的打算,我很钦佩,而这种对自己负责的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希望不冬长大后也能这样对自己负责,就需要从现在起在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除了自己,我还能相信谁?孩子,所有真心爱你的都值得你信任,而你是否愿意信任他们,就靠你自己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