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

(2013-07-09 11:12:37)
标签:

北宋

曹洞宗

鹿门山

鹿门寺

文化

分类: 万水千山

  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它距市区约30公里,位于襄阳市东津镇境内,地处汉水东岸,与观山隔江相望,与狮子山、霸王山、香炉山、李家山环抱。这里山高林密,流水潺潺,汉代名士庞德公、唐代著名居士庞蕴一家、诗人孟浩然、晚唐文学家皮日休等曾先后隐居于此,修身养性、赋诗明志。因此,北宋诗人曾巩曾发出“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的慨叹。


  鹿门山上的鹿门寺,旧名鹿门庙。始建于后汉光武帝刘秀时,距今已有1900年的历史。据记载,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代的几百年间,该寺一直是禅宗(曹洞宗、临济宗)的道场。“闻风受教者数千里云集,一时香火不绝”。清代后,一度湮没。


  1995年,襄阳佛教协会会长、广德寺方丈圣君法师不忍祖师道场荒废,发心重兴古刹。现任住持为湖北高僧上觉下三老老和尚的弟子性固法师。7月3日,在圣君法师一行陪同下,我终于走入这充满诗意与禅意的鹿门山。

http://s2/mw690/55524731ge10c320f6ec1&690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写诗赞美灵溢泉:“一勺如琼液,将愚拟望贤。欲知心不变,还似饮贪泉”。 http://s4/mw690/55524731ge10c33720d13&690
http://s8/mw690/55524731ge10c331537b7&690

上觉下三长老舍利塔
http://s7/mw690/55524731ge10c33a16126&690

 (资料:上觉下三老和尚生平)

 上觉下三长老,号传净,藏名多杰嘉措,俗姓罗名云鹏,祖籍湖北省黄陂县,1909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生于佛教家庭。由于受到家庭的薰陶,他自小笃信佛教,四岁皈依三宝依太虚大师,六岁依太虚大师之出家弟子大愚、大敬两大法师学修心中心大法,十三岁在汉口千佛寺上为下宽老法师名下剃度出家,同年到武昌佛学院学习深造,并在圆瑛老法师名下受具足戒,佛学院毕业时,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三藏法师,十六岁到宁波市观宗寺、天台寺、国清寺、杭州梵天寺、吴山圣木寺学习天台宗,成就为当时天台宗一代宗师,十八岁回汉口创建大方广讲寺,后又随为宽老法师在省内外讲经弘法。1936年依止上能下海老法师为根本传承三恩上师,修学格鲁派大法。1937年底随海公上师由五台山善财洞至汉口传法,并在莲溪寺建立藏传黄教金刚道场,主持道场工作。1938年2月随海公到成都文殊院,后又到成都南郊石羊场近慈寺金刚道场,在密宗学院定居学修。1940年分别得到海公上师、喜饶嘉措活佛双重传承的文殊大威德十三尊仪轨,并在峨嵋山洞闭关修持。1942年得大宝法王位。1943年奉海公上师之命去西康、西藏,从喜饶嘉措及各大恩师学修五明教义,由此精通因明、内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等五明,得格西学位。1952年2月奉海公上师命,回到汉口大方广讲寺弘法利生,并参加武汉市佛教联筹。1956年夏到杭州开元寺、城隍山慈云寺弘法并行医。上师一生不图名、不为利,隐蔽修行。


老法师热爱佛教,为弘法利生矢志不改,长期从事讲经说法、开悟大众。他一生显密双修,通教传十二部、事理圆融、辩才无碍。具足显教师父和大乘密法金刚上师的双修活佛法,注重实修,从不间断,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成就。1986年开始先后在大冶市汪仁镇崇佛寺、黄石李家坊佛主寺、大冶市金山店长春禅寺弘法利生,直至1999年2月1日(农历腊月十六)凌晨2点15分安祥圆寂。

 

2月8日,老法师肉身于武昌青山殡仪馆火化,得五色舍利无数,形如宝珠,最为殊胜的是几块头骨舍利上显现有表五佛五智的文殊有“五字真言”咒文字样,为在场弟子亲眼所见。后舍利子分为三份,分别在五台山善财洞、大冶长春寺、襄阳鹿门寺三处建塔供奉。老法师世寿90岁,出家77年,一生所处的时代,从清末、民国、到现在,经历不少波折、磨难,但他始终报着“生入丛林死入塔。”的誓愿,全始全终的作个佛教徒。一生爱国爱教,弘法利生,他经常告诫弟子要报四重恩(佛陀、父母、众生、国土四重恩),他说:“只有国家安定,佛法才能兴旺。”他不求名闻利养,隐蔽修行,精五明,通教传十二部,经闻思修,一生行如其名“觉三”做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