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作业

(2012-05-10 16:00:39)
标签:

杂谈

分类: 学前教育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本科)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形考须知

1.形成性考核是本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本门课程的形成性考核,中央电大要求所有学生完成5次形考任务,每次形考任务均按百分制计分,然后按照每次20%的权重计入形考成绩。最后形考成绩的70%计入总成绩。

  例如,某同学5次形考的成绩分别为90分、60分、80分、70分、90分。那么,形考总成绩=90×20%+60×20%+80×20%+70×20%+90×20%=78分。该课程最后综合成绩=78分×70%+终考成绩(开卷考试成绩),课程形考成绩和终考成绩均达到60分及以上(及格),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

  2.五次形成性考核任务的构成与类型如下:

形成性考核任务与要求

  序 次

形 

布置时间

权重

1

课程学习体会

第4周

20%

2

小组活动/网上主题讨论

第5周

20%

3

1-6章综合练习

第8周

20%

4

7-12章综合练习

第14周

20%

5

个案研究报告

第10周

20%

  3、同学们应提高对形成性考核的认识:它不只是平时的练习和任务,而是对知识的应用、检验,对学习的促进。每次任务辅导老师和学生都应认真对待,按时完成和提交,并适当组织评讲和讨论。

  4、针对每次的形考任务要求和辅导,请密切关注每次的形考任务。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本科)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作业一

 

目的:促进学员进行学习反思,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要求:学员针对某一章节的学习收获或感想,或某一次午间直播\某一节IP课\某一讲专家讲座等,结合自己的工作和经历,写一份学习体会。

  形式:提交文本学习体会(不少于500字)。辅导教师可组织课堂分析讨论。

  评价建议:

  60-70  对自己所学的某个内容有一定想法,能通过学习体会反馈出自己的思想和学习过程。

  70-80  能对所学知识或专题进行一定的总结或反思,有自己的见解。

  80-90  根据要求,能结合自身经验,对所学的某个知识、专题或学习环节进行反思或总结,有一定独到的见解。

  90-100  能根据要求,结合自身经验,反思、分析、批判或创新所学知识或专题。

辅导

  学习体会是比较灵活和自由的作业形式,同学们应立足本门课程的学习谈谈收获和体会。体会的对象很宽的,可以是课程的任何一章、任何一个知识点,也可以是针对本门课的某一次视频讲座、教学活动、面授辅导等。这实际也是督促同学们进行自学、积极思考的一种作业形式。

例1:                  勿给孩子乱贴多动症的标签

                                               ——学习“儿童多动症问题”有感

  在工作中,有的家长和老师偶尔会抱怨孩子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分心、讲话,认为孩子有注意力障碍。是不是孩子只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就一定是注意力障碍呢?通过儿童发展问题咨询与辅导这门课程第三章的学习,我深感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孩子贴标签。

  注意力障碍的很多行为表现与淘气行为十分相似,但是本质不同。如何对二者进行区分呢?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首先是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上。淘气孩子能够专心于自己喜欢的事物,而多动症儿童则多无兴趣爱好,对任何事物都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其次是行动目的性方面,淘气孩子的好动常具有一定目的性,而多动症儿童则是比较冲动,没有章法。然后在自制力上,淘气孩子在一定的环境下是有自控能力的,比如有一些调皮的孩子,在上公开课或者示范课时,也能很好的听话和表现,而多动症儿童则在严肃的场合也会做出越轨的事情,这是很让人头疼的。再次,在动作发展上,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淘气的孩子爱好运动,动作灵巧,体育表现优异,而多动症儿童则是表现出动作笨拙,最后在智力活动方面,多动症的孩子会不切实际估计自己的能力,马虎冲动。

  淘气行为可能是因为与家长、老师关系不良所导致的。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数学老师,于是每当上数学课时,便故意扰乱课堂秩序。而注意力障碍儿童无论与老师关系如何,都会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其次,淘气儿童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可能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他们只有在得到别人的关注时才有满足感。而注意力障碍儿童的行为则是毫无目的和不可控的。因此,只要老师和家长把握好以上标准,就很容易辨别孩子到底是注意力障碍还是淘气问题了。

  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对待儿童的调皮淘气行为,千万不要以自己的一知半解给儿童乱贴标签。

 例2:                        听《有效课程哪儿来》讲座有感

                        ——摘自网络

  前不久观看了北师大钱志亮教授的《有效课堂哪儿来》的报告,听钱教授的报告感受最深的不是他所讲的内容,而是他讲课时的语言。我反思我们平时的教学,总是一个模式、一个腔调、一种方式贯穿在整堂课中。那种平铺直叙、枯燥无味的教学语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缺乏生气,让学生昏昏欲睡,也注定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失败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趣味性的语言极富魅力,幽默的教师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既能弥补教材趣味性的不足,又能传情达意,调节课堂气氛,点燃学生激情,诱发学生兴趣。发自内心的流露着真情的教师语言是超级黏合剂,能拉动师生距离,达到情感共鸣,使学生去主动接受知识,内化知识,把学习作为一种动力而非压力。如果把一堂好课比作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那么教学语言便是画的色彩,就象钱教授的课,在他的语言中时间很快过去了,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语言组织表达,语言的节奏变化,轻重缓急,紧慢疏密,要通过语言的情趣刺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激发他们想象的活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学习热情,引起共鸣,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听完报告后,我感到作为教师,语言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而语言的技巧不是想说就能做得到的,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的教学语言修养,博览群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遗余力地完善自己,向书本学、同专家学、向他人学、向社会学,吸取教育教学理论精华。并结合自己的语言,提高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用教师大方得体、富有感召力的举止言行感染学生,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航标。

  钱志亮教授还说到了如何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几个问题。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等,还详细列出了具体的措施和方案,这些都非常的实用。这些建议和措施不仅让缺乏教学经验的我看到了自己思想的浅显和知识上的差距,当更多的也却是更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对于年轻的我们,要学的还有许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学前教育专业(开放本科)

《儿童发展问题的咨询与辅导》作业二

 

任务二:

小组活动/网上主题讨论(100分)

目的:结合案例教学,注重与实际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机,帮助学生吸取经验和教训,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交流。

要求:每一章均提前提供小组活动和网上主题讨论的资源,包括讨论目的、阅读材料、

讨论话题等,学生在学习中选取某一主题,展开讨论,在论坛里发帖子,没有网络使用条件的,教师组织小组活动进行讨论。

形式:论坛发帖或小组讨论,辅导教师积极参加和引导,严控帖子质量。

评价建议:

60-70   能围绕提供的讨论话题和材料,发表自己的见解。

70-80           紧扣主题和资料,不仅发表自己的见解,还能参加讨论,与同学、老师进行

交流。

80-90  能围绕主题和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和思考,结合材料和自身经验,提出自己完整的见解,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90-100  能围绕主题进行分析、讨论,结合材料和自身经验,发表独到、新颖的见解,

能对讨论主题进行引申和扩展,发布相关的新资源,积极提出问题,引导其他同学讨论,对别的同学问题进行解答和分析。

 

前三章讨论资源与指导

第一章

讨论目的:

结合【第一章儿童的发展差异与发展问题】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围绕儿童发展问题的成因、对儿童发展问题的看法进行讨论,并提供新闻案例、小故事、研究成果等阅读材料,引发学员思考,结合自身成长经验,巩固加深所学知识。

阅读材料(见课程端教学辅导《第一章学习资源》文件夹)

经典的一课

震惊全国的金华学生弑母案

行为问题儿童的成因分析

讨论主题:

1.作为教师,你如何看待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和幼儿园、学校对儿童的影响有什么不用?

2.作为教师,你工作中发现哪些常见的儿童发展问题,你觉得有哪些原因导致了这个孩子或这些孩子的问题。

3.你如何看待幼年时存在的发展问题与长大后的成就、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你是如何看待存在发展问题的孩子?

请同学们在以上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踊跃在论坛帖子里发言或者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发言。

   

第二章

  讨论目的:

  结合【第二章儿童感觉运动统合问题的咨询与辅导】教材内容和学习目标,围绕感觉统合训练为讨论主题,并提供案例研究、研究综述、量表等阅读材料,引发学员思考,巩固加深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本章内容。

  阅读材料(见课程端教学辅导《第二章学习资源》文件夹)

  剖腹产幼儿的家庭早期干预

  我国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及其研究

  感觉统合训练让“胆小”的孩子变勇敢

  儿童感统能力评价量表

  常用的感觉统合治疗的辅助器具与方法

  讨论主题:

1.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哪些类型的儿童?

2.在工作中,你是否运用过一些感觉统合训练器材或方法对儿童进行过相关训练?是的话,有何效果?没有的话,为什么没有使用过?

3.你如何看待中国如今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剖腹生产?剖腹产和感统失调有何关系?

  请同学们在以上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展开讨论,踊跃在论坛帖子里发言或者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发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