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合练习题(11.5)
(2011-12-15 19:10: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前教育 |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综合练习题(11.5)
一、名词解释
1、科学
2、科学教育
3、小实验
4、观察法
5、技术
6、偶发性科学活动
7、分类
8、社会资源
9、时代性要求
10、科学小制作
11、科学教育环境
12、作品分析法
13、行为核对
14、探究性教学
15、内容选编的科学性原则
16、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
二、填空题
2、1935年,由雷震清副教授编写的《
3、科学区角活动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下列几类:观察阅读类、
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确立的、按学前儿童年龄阶段划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
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有观察法、___________、问卷法、测试法和作品分析法等。
6、在我国古代,虽然儿童科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般的劳动人民子女仍然在_ _________中接受科学教育。
7、根据科学游戏的作用分,游戏可分为感知游戏、
8、测量的类型包括观察测量、非正式测量和
9、根据材料的加工程度可以将材料分为成品材料、______________和自然材料。
10、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分类类型有
1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按其纵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
12、以认识冬季为主线,将科学教育中与之有关的内容集中编排,这是采用
13、学前儿童科学素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方法的学习和科学情感态度的培养等三个方面。
14、
15、运用图像记录的方法要在学前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进行。
16、选编的内容必须符合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前儿童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达到教育目标,这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
17、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性、个别性、随机性和____________等特点。
18、美国的“
19、“做中学”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几个基本环节:设置情景——提出问题——
20、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观察事物的同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观察方法。在学前阶段,主要是学习
21、在“不同衣料的服装”的活动设计中,有科学教育、美术教育和语言教育,这是根据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
22、
23、学前儿童的认识常常不符合事实或科学的理解,因此他们的“理论”常常被称为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______________系统,可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
25、学前儿童
26、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是儿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所以要创造条件,组织儿童通过各种实践来学习科学。
27、
28、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新进展中, 科学教育内容是基于学前儿童的___________来建构的。
29、学前儿童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地对某一物体或现象进行系统的观察,对其质和量两方面的发展变化过程有较完整的认识,这种观察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31、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时,其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___________________相一致。
32、家庭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具有_________________、个别性、随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33、把青菜、西瓜、桔子、萝卜、香蕉等放在一起,让儿童进行分类:青菜、萝卜
等都是蔬菜,西瓜、桔子、香蕉等都不是蔬菜,这是
34、在选择饲养的内容时,应选择一些比较温顺,对饲料要求不高,不宜死亡的小动物,其根据是
三、选择题
1、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 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
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
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是( )。
A、科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目标 B、科学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教育目标
C、科学知识方面的教育目标 D、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3、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
4、从各种水果、蔬菜、花卉中挑选出水果来,这种分类是(
5、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A、孟子 B、墨子
6、学前儿童爱向成人提出各种有关自然界的问题,他们问“月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属于(
7、调查者对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评价的方式是(
8、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
(
9、不采用通用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
10、“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11、帮助学前儿童学习把物体按两套标准进行分类,宜放在哪个年龄阶段进行(
A、2~3岁 B、3~4岁
12、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
13、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是(
1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
1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编的原则是(
B、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和时代性
D、科学性、启蒙性、系统性、时代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16、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艺术作品的是(
17、在创编学前儿童科学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
18、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
19、用于科学教育的文艺作品范围很广,主要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下例作品中不属于文学作品的是(
20、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
21、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材料的选择原则是:(
B、材料的实用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层次性
D、材料的生活性、探索性、可操作性、丰富性、安全性
2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要求有:(
D、发展性、趣味性、开放性、活动性和层次性
23、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4、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
25、“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26、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
(
27、“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
A、雷震清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28、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幼儿园园地(
29、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四、问答题
1、确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2、什么是“STS”教育?幼儿园“STS”教育的特点有哪些?
3、科学活动中的材料应如何投放?
4、如何正确对待学前儿童的好奇好问?
5、以实例说明观察活动的指导要点?
6、科学教育中家园互动的方式包括哪些?
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具有什么特点?
8、简述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意义?
9、请结合实例说明“做中学”对学前儿童的意义?
10、在进行区角活动的材料设计时,除了要求材料在性能上安全可靠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11、请结合实例说明教师在学前儿童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12、分别阐述科学教育分类目标的内涵?
13、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确定的原则?
14、散步活动实施与指导的要点是什么?
五、设计题
2、请用设计一份以《会变色的青蛙》为主题的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3、根据以下活动主题,设计一个科学教育活动,并以理论说明其中活动目标的设计思路。
怎样开动玩具车(大班上学期)
4、请用以下素材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份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蜗
与田螺相似,蜗牛也具有一个螺壳。蜗牛是陆生的,它不用腮而是用肺呼吸。头部具有两对触角,眼长在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可以较容易观察周围的情况。它的足厚而多肉,能分泌大量的粘液而自由的行走。
蜗牛取食食物的茎叶,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害处。
5、请用设计一份以《庄稼的好朋友——青蛙》为主题的中班科学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