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论:师古师今正书正艺
(2020-06-16 09:49:17)——青年书法家张助刚印象
作者:严辉文
张助刚是“80后”书法家,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汉上青年书家的代表人物。
余尝谓,书法是世间一门最伟大的黑白艺术。余于书法,独厌江湖气,亦不喜沉闷无我,尝叹夫难乎书哉。而每观助刚书作,皆有如沐春风之感,字里行间浸润着一股源自中国文化传统的优雅气息。盖因其用笔干净利落,结字灵动潇脱,不浮躁,不做作,不流俗,不泥古,令人不得不击节赞叹。
助刚十几岁始习书法,尔来二十余年矣。早期随新洲籍书法家陶兴华、周志刚习学,得窥门径,始知下笔清丽。既长,负笈邳州、杭州,乃就教于海内曹元伟和于钟华诸大家,交游日广,视野开阔,得以再探堂奥,师古师今、正书正艺的书观遽尔确立。
其始也,余对少年成名的助刚不无杞忧。而观其负笈海内,转益多师,视野渐渐放拓,笔下多有丰神俊逸之气,而旁搜远绍、行稳致远,余始知助刚之职志。许是受于钟华诸先生之影响,近年来,助刚分配于读书时间愈多,于文学,于中西美学,广有涉猎,尝自叹读书不倦,兼顾作书殊非易事。既观夫天地山川、草木虫鱼,始知书道渺远,无博学无以立了。
助刚之书学探索,更坚定了余谓书法尤需学养滋润之私论。宋代黄庭坚尝曰:“学书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助刚深谙是理,从过去单一的勤习小楷转向篆隶草楷行的锤炼;从个人书斋的孤寂求索转向开班授课的线上线下教学;从纯粹的书法个体转向书坛同道艺术平台的搭建,每一步都踏实艺履,每一步都见证了跨越与蜕变,彰显着青年书家孜孜以求不断攀越的良好状态。
于书法专业本身,余实属“门外汉”,乃固执以为,助刚现象,或非书坛独立个案。在现代化语境下,余尝论,当代书法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如何在地球村时代呈现应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担当?道在书家们自处自为了。若仍以闹眼子大法混世,尚能得过且过,一团和气,自谓圈内大宜,则前景又未必大妙。天不弃书道矣,天不负书法矣,则有像助刚类青年才俊出,鉴于古,观于今,知白守黑,取法更广阔艺术场域,远离世俗名利虚荣,出新意于法度之外,此诚为时代之幸,书法艺术之幸也。
助刚已入不惑之年,正值艺术生命力强盛之时,作为新时代茁壮成长起来的书坛中坚,余唯愿他能与同道优秀者一道,将书法融入沸腾时代,融入广博艺术世界,融入日常生活,融入自己的血脉,积极探寻和充实自我,在更广阔的天地和舞台上,朝着“书以载道”的理想不断证悟,勉力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