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问津书院记
(2015-11-07 11:38:03)
标签:
文化 |
重修问津书院记
严辉文
公元二零一五年,岁次乙未秋,问津书院重修竣工,爰作文记之。
史载孔子自叶返蔡,见沮溺耦耕,使子路问津,言之凿凿也。邑民掘“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碑,证之昭昭也。故黄州府北九十里,今曰武汉新洲区之旧街者,有地名孔子山、孔子河、长沮冲、桀溺畈、问津处,故人尝立庙建书院焉,迹之煌煌也。
宋末元初,名儒龙仁夫创书院,硕学鸿儒登坛授业,儒学薪火不绝如缕。明万历年,吏部尚书耿定向重修书院,邀湖广巡府熊尚文为书院名,遂题曰“问津书院”。民国初年,书院再行改建,以除衰朽之敝,而存问津之道。时硕儒张翼轸氏榜书“问津书院”于仪门之上,光辉显耀,楷模至今。
有联为证:天相楚黄,万古斯文开道脉;地留辙迹,千秋多士接薪传。
历百年,经兵燹之患、风雨之摇、文革之灾、市侩之侵,书院旧制不能重张,祭祀、藏书、讲学诸事俱废,而宏宇巨构沦为破庐陋室矣。
问津千古事,环辙至今情。十数年来,始有乡民拯溺、学界呼吁,继有领导重视、商人解囊,千年书院,百岁大修,旋有刻不容缓之势。
盛世修史,伟时亦修书院。迩来省市区有司垂爱有加,问津故里及相关部门共襄盛举。筹措薪资,数额巨万,遣拆民居、构设宏图、抢救文物、塑像列器、整治环境、增其旧制,刻古贤今人诗赋于其间,而讲学论道于其上。
天高地迥,日吉时良,香火鼎盛,游人如织,传承儒学,问津求道,探访圣人迹,寻索中国梦,庶几有道之院乎?
是为记。
二零一五年秋月。
(媒体转载,请联系博主)
关于作者:严辉文,资深码字猿。时政评论、文化评论、专栏随笔,欢迎约稿。文章转载及约稿等事宜请联系——邮箱:542183561@qq.com 。微信私号:yanhuiwen100。微信大号:掀髯一笑 或:whyanhui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