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与项目“蜜月期”的终结信号
(2015-01-13 09:09:55)
标签:
房产 |
地方政府与项目“蜜月期”的终结信号
严辉文
1月8日20点20分起,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因设备故障导致火炬气燃烧,排放滚滚黑烟,使局部空气质量恶化,连同之前发生的多起因生产安全问题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1月9日受到兰州市环保部门的通报批评后,
在兰州石化公司新闻办公室正式书面回应之前,双方交手几回合,一度陷入互不相让的状态。首先是兰州石化公司一系列的污染事件让兰州市政府好不气恼。10日下午,兰州市有关部门向媒体发布通报称,直指中石油兰州石化作为央企,不履行社会责任,要求其向兰州市人民道歉。而兰州石化多位中层人士更不以为然的回应:“说白了,兰州市政府就是想让兰州石化尽快搬迁到兰州新区去,以数百亿元的搬迁工程挽救兰州新区目前日渐式微的发展形态。这是一种事实上的逼宫。”对此,兰州市市长袁占亭回应称,很清楚搬迁事宜绝非兰州石化可以决定,因此不可能去逼迁。
我们先且不论此次争议谁是谁非,显然这种“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情形十分罕见。地方政府与纳税大户、与国字号大公司之间,向来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尤其是多年来,在GDP主义的主导之下,地方政府不仅高呼过“项目至上”、“企业家老大”之类的口号,而且表现在行动上,对于纳税大户、外来投资企业、有拉动效应的大项目,也曾经是礼让有加谦卑过度的。由此,一度形成了政府与项目不正常的所谓“蜜月期”。
在这种所谓的“蜜月期”中,常常大公司大项目又是强势的一方。大企业显得较为傲慢,地方政府为了满足大公司大项目的要求也是蛮拼的。各种拼的乱象之下,更是意味着地方政府的各种让步。比如尽失城市规划底线。本来不是工业用地,尤其不是重化工、污染企业的用地,但通常的情形是,只要是大项目愿意进驻,规划的严肃性就连废纸也不如。比如抛弃环保意识。为了项目早日进驻早日投产,明知是污染项目,也大气不敢吭一声,甚至于帮着企业包装成无污染项目,帮着企业过环评关。比如无视税收法规。为了吸引企业入驻,随意开口子减免税费。还有为了满足项目工程建设要求,贱卖土地,强迫农民拆迁,剥夺原居民正当的补偿等等,连违法手段也没有少用。
在这种所谓的“蜜月期”中,地方政府完全背离了市场经济的“守夜人”本位,干脆利落地跟大企业大项目站到了一条线上。由此地方政府虽然收获了工业化发展、经营城市的一时之利,但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政府一味在宠着企业,对城市规划、市场公平、人居环境,对城市更多地吸引创业,对城市的长远发展,难免造成伤害。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当一个大的污染企业盘踞在城市正中央,且污染久久难以真正治理之时,哪里还有什么投资环境可言?
我以为,兰州事件或许是一大标志性的事件,是政府与项目“蜜月期”的终结信号。地方政府或许从此会有所反思,一味迁就项目的行为,不只是妨碍其履行“守夜人”职责,而且从长远看也影响着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而企业方面恐怕也受不了人治背景下言无定信翻来覆去的折腾,或许也会重新怀念起遵守法律和恪守市场公平的良性市场环境。
0112北京晨报晨思:http://bjcb.morningpost.com.cn/html/2015-01/12/content_3294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