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编制在课堂

(2014-06-18 12:01:51)

教师编制在课堂


严辉文



42岁的秦开美,是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语文代课教师,做代课教师已26年。前不久发生的劫持事件中,秦开美勇当人质救学生,也使她的身份发生戏剧化的转变——代课教师、人质、英雄、楷模。如今她每天被裹挟在媒体镜头之中,赶场似地参加演讲和汇报。而她真正怀念的是课堂,她只想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见6月17日《新京报》)

 

在某种意义上讲,做一名普通老师,又曾经是秦开美无法实现的梦想。这句话该怎么表达才清楚呢?她曾经是一名代课教师,而代课教师其实是不是老师的老师。秦开美就是这样的一位不是老师的老师:多年挣着不到正式教师一半的工资,所有福利与己无关;浩口三小呆了18年,尽管教学出色,却两次被政策清退,后又因学校缺人而被召回。

  

在一个由编制所主导的临时工大国里,“最美女教师”秦开美的命运,我们大概都不陌生。在教育界,他们是代课教师,在其他行当,他们有一个人们更熟悉的共同名字叫临时工。而临时工的命运,正如秦开美老师一样,同工不同酬,秦开美只挣着不到正式教师一半的工资,此外的所有福利与己无关;同工不同命,工作保不保得住全凭运气,随着可能会被清退。什么叫奉献?拿得最少干得最多的代课教师群体、临时工群体就是这样一群默默奉献的人。秦开美老师如果不是遇上劫持事件,如果不是在劫持事件中为了52名学生的生命安全勇当人质,一切荣誉也常常与她擦肩而过。正如一些网友所判断的,如今代课教师成了英雄楷模,而荣誉加身之后,顺便解决编制什么的,恐怕是指日可待了。

 

我们希望秦老师好运,如果在我们的时代,教师编制还是必要的,那么一个在关键时刻为了学生连生命也敢于奉献出来的人,又为什么不能够得到教师编制呢?但是她个人解决编制又并不能说明同工不同酬甚至于同工不同命的临时工问题,就此迎刃而解了。

 

临时工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计划经济体制下,用人首先考量的是人的身份、地位、户藉、关系等因素,而不是人在学历、能力、品行、业绩等方面的实际表现。彼时,所谓正式工就是经过有关机构办理用工手续的,工资受国家工资政策指导的那一部分人,而临时工,就是在单位一线干着最苦最累活儿,工资也不能按照同样标准享受增长机制的人。实际上,其所产生的弊端远不只是“同工不同酬”,甚至于难免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正所谓吃了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还是以代课教师为例吧。在现行体制之下,代课教师在课堂里吃苦受累还挣不到一个名份时,不知有多少教师拿着教师工资、教师编制但就是不上课堂讲课的。其中少部分人干脆就是吃空饷,他们是有编制的正式教师,但却在外边干着经商之类的私活;另一部分问题也不容忽视,书教着教着就变成了学校、教办以及教育局五花八门机构的管理者,成了管教师的教师。试想一个正常的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运转模式下,又哪里需要那么多全脱产的管理者呢?

 

我认为,在改革的转型期,如果教师全员聘用制仍然是困难的,而教师编制管理仍然是必要的,那么编制的重心也应放在课堂里,编制不能鼓励一些人占着茅坑不拉屎。眼下的当然之急,一是要对学校和教育界五花八门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限编,将有限的编制向教学一线倾斜。二是解决代课教师的“同工不同酬”问题,经过考核,只要具备相应的能力素质,干着正式教师同样的活计,就应享受正式教师同样的待遇。三是在正常退休制度之外,逐步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

 

相关链接:http://news.sina.com.cn/c/sd/2014-06-17/02303037289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