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会“提笔忘字”吗?

(2013-08-06 07:18:00)
你会“提笔忘字”吗? 

 

  ■严辉文

  

  近日,央视科教频道推出暑期特别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结果有的小选手“把《现代汉语词典》来回翻了三遍”,似乎也不能利索地写出正确的汉字。参加现场体验团的成人们,再一次体验了什么叫做“提笔忘字”。众多网友也在微博上同步秀出自己的听写记录,情况似乎也不理想,有网友惊呼:把认的字都还给老师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小众化”电视节目,本来是不考虑什么收视率的,殊不料,该节目一播出,马上就受到了众多学生、家长和网友的热捧。

  一些生活中的常用词,如今已让许多人一提笔就犯难。在这次“听写大会”中,“熨帖”一词只有10%的书写正确率,“癞蛤蟆”一词也只有30%的人能够写对。这种现象说起来似乎很不应该,但却是真实而普遍的现象。作为一个以汉语为母语、长期使用汉语、生活在中国的公民,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成年人,无论你是与文化教育沾边的人还是从事其他行业的人,恐怕都遇到过类似的尴尬。

  成因何在呢?有些人首先想到的是使用电脑的缘故。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是使用电脑来“码”字的,很多输入法比较人性化,通过联想功能、提示功能,可以让你不会写的字词迅速跳出来。许多字你认识,也能打出来,但其实你根本不会写,只是有了电脑输入法的帮助,不会写的字才变得会写起来。这种电脑输入法依赖只是一种浅层次、模糊性的书写,除前述“假性正确”外,更容易“以假当真”。另外,在用电脑聊天、自媒体书写中,人们对写字本来就没有过高的要求,有时候还会将错就错,甚至将之当做一种时髦。如此,怎么可能确保汉字的纯正,又怎能不导致“提笔忘字”呢?

  在汉字书写问题上,比较可怕的趋势是将错就错、积非成是。正确的读法、写法,能坚持的人本来就比较少,而一些大众传播渠道又常见错别字误导公众。你不坚持正确的书写,谬误就会乘虚而入,这实在是汉字书写和汉语言文化的莫大尴尬。

  从电视节目的角度来观察,这些年来,为了收视率,为了弥补创新力不足,众多电视台热衷于克隆综艺节目,不惜花费巨资引进海外的综艺模式。在此,我无意于否定这些节目的价值和娱乐意义,但是,电视台除了唱歌、跳舞、相亲之外,已经找不到观众热心参与、收视率可观、顺便有教育意义的原创节目,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此为鉴,我以为,像《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节目可以多一些文化坚守,可以办得更成功,完全应该成为文化教育领域里的《中国好声音》。

  

  0806嘉兴日报评论:http://jxrb.cnjxol.com/html/2013-08/06/content_655210.htm

  0806长江日报长江评论: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3-08/06/content_5199679.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