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了网上群众路线
(2013-07-23 15:52:46)别忽视了网上群众路线
严辉文
走群众路线,狠刹“四风”,作为党的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的内容,是永不过时的。如何走群众路线,各地办法多措施实,深入基层深入民间,为群众办实事、谋实利,可谓亮点纷呈。
不过,对于网络上如何走群众路线,一些党员干部要么重视不够,要么很不得要领。
是的,在网络时代,我们的党员干部勉力顺应潮流,跟着网络时尚走,也做了一些响应。比如网站流行,就有政府网站;博客流行,就搞官方博客;微时代了,也鼓捣政务微博(微信)。
在某种意义上讲,政府和官方的网络行为,正是是否认真走群众路线,是否真正狠刹“四风”的窗口。
应该说,一些政府和官方的网络行为,也遵循了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真实性等特点,搞的有声有色。但是从总体上看,官方网络行为,远不如民间,远不如网民个体。
正如政府网站曾经从一些现实工作中继承了懒惰、漫不经心、花瓶式摆设、投入多产出少、权力傲慢、不尊重民意等毛病一样,如今不少官方政务微博又在沿袭上述疾症的同时,俨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种。比如,时效性差、服务性差、互动性弱、定位模糊、随意删帖、运营滞后、敏感问题失语、“信息鸿沟”凸显等新问题层出不穷。有些政务微博最终处境尴尬,只好自动删帖销号,以求息事宁人省心省事。
在网络时代,政务微博等官方网络行为的如此作派,不仅是对网民的不信任、不尊重,而且显然是走群众路线的一大缺憾。
为今之计,以政务微博为例,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当重点矫正如下之弊端:
一是喉舌的情结。如今一些官员不是把政务微博当成服务平台、求真务实平台、政务信息发布平台,而是又当成一大宣传机器,一个评功摆好的简报专栏。这个定位首先就不正常,网民不反感、不拒绝,才是咄咄怪事。
二是选择性发声。认为好的信息、所谓正能量的内容就不厌其烦反复加推;或者误把政务微博当做私人领地,发布个人生活花絮;或者不把它视为服务平台,而是当成商业牟利账号等等,这些行为难免会让政务功能大打折扣,甚至于出现对网民的正当诉求视而不见的可能。
三是政绩化路线。一些地方和部门很容易地就把微博当成是一个政绩平台。像政府其他工作一样,把粉丝数、发布量、活跃度等因素一古脑儿地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一些政务微博难免以自身虚假的“做大做强”为目的,甚至于会把着力点放在扩充水军、买粉丝方面。这样众多政务微博也难免精力分散,最终偏离服务民众的航线。
0722长江日报: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3-07/22/content_5193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