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攻监考老师体现怎样的高考生态
(2013-06-21 08:38:21)
|
|
严辉文
学生和家长围攻监考老师,让湖北钟祥三中考点,在高考结束当天“一举成名”。调查显示,这个艺体类考点一些学生和家长一开始就计划作弊。但今年异地来的老师监考严,让不少人作弊失败,于是考生及家长恼羞成怒之下,竟然围攻监考老师。
(6月20日《新京报》)
这是一个让相关各方都感觉“很受伤”的事件。钟祥方面自认为教育大市名誉受损,官方的新闻发言一直想定位成“个别事件”。实际上从作弊已形成市场链条,不只一个考点也不只艺体类考点作弊,上百学生及家长等人围攻监考老师,众多穿长裙的女生安检时“从头响到尾”等考场怪现状看来,钟祥高考作弊很难定位为个别现象。而监考老师回想起被上百人围攻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场景,至今心有余悸,表示“再也不想到钟祥监考了”。
奇怪的是,不公平居然也是参与作弊的学生及家长围攻监考老师的理由。监考老师萧杨对作弊的“不公平”现象体会很深:“有钱有权人家的孩子,通过关系打点好,能抄到答案。普通人家的孩子,花大价钱买了答案,没打通关系,作弊工具被收走,仍然抄不到。”
钟祥事件的发生与其说是众多考生及家长作弊期望值太高与监考太严之间的矛盾所引发,不如说是监考尺度不一致有人作弊顺利有人无法作弊的冲突所引发。看来高考最应该追求的是“绝对公平”,谁要想有一个“相对公平”的结果,比如让有钱有势的人上下其手顺利作弊,又让无权无势的、老实巴交的人恪守考场规则;让监考老师关照个别人又盯死普通的大多数;让普通师生信仰高考公平,而又容忍个别人参与作弊产业且从中牟取暴利等等,都将会造成严重的混乱。
以相对公平为借口,不断突破这种公平的尺度,比如在考试成绩之外的加分制度、高考之外的选拔渠道、录取环节的技术操作等等,是高考公平的制度硬伤。有些制度也不能说没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显然在高考成绩尺度之外的操作还是越少越好。似乎中国不缺能人,你鼓捣出一个加分的理由来,权力和资本就能把这种加分资格率先在自己身上用足用活。直到最终高考尊严碎了一地,考场作弊泛滥至于不可收拾。
钟祥事件是违背高考公平的重大事件,如今相关工作正在善后之中。我以为,除了对相关责任人包括作弊的考生家长、失职的监考老师、参与作弊的相关人员需要依法严处之外,还应该对这一案例进行深刻剖析和反省。在取缔钟祥三中考点,严厉整饬类似作弊行为的基础上,还需要彻底改革有损高考公平的加分制度,只有进一步重申高考公平,让考试规则晓谕天下,才能重拾高考公平的尊严。
0621西部商报黄河评论:http://www.xbsb.com.cn/site1/XBSB/html/2013-06/21/content_73429.htm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