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话题何妨更轻松
(2012-08-09 08:57:23)
标签:
杂谈 |
这届奥运会,孙杨与朴泰桓的强强对话,是个有意思的插曲,就连网友和媒体也跟着起哄。孙朴二人在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赛的巅峰对决前,先是在微博上出现这样的段子:假如孙杨如果输给了朴泰桓,那么冠军就是韩国的;假如孙杨如果赢了朴泰桓,那么孙杨就是韩国的。
近年来韩国与中国在历史文化领域谁主沉浮的争锋事件颇多,奥运期间,两国媒体及网民之间的嘴仗,也难免找到类似的影子。
不料,前述谁都看得出来是调侃的段子,居然被好事者进行深加工,俨然成了貌似有根有据的媒体报道。“据韩联社7月30日报道,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男子400米自由泳项目冠军的孙杨,祖先来自朝鲜。高丽大学历史系金慧中教授经过详细研究,发现孙杨其实是生活在白头山西麓的孙氏一族的后裔。约500年前,孙氏祖先迁至江浙一带,生活至今。金教授认为,大韩民族的优秀血统是他夺冠的重要保证。”(见8月8日《中国青年报》)
这一“创作”,难免会在诸多网民中间产生了一种类似“信谣传谣”般的效应,弄得一些网民真假莫辨,甚至于信以为真。直至韩国媒体出面辟谣:韩联社和韩国其他媒体并未发布上述内容,高丽大学更无“金慧中教授”其人。韩国大型新闻门户网站称,相关传言出自中国网友的恶搞。
恶搞也不全是坏事,在紧张的竞技之余,打一打嘴仗,倒也容易造成一种轻松的气氛。谁说中国人没有幽默感?小时候从小说中看古人打仗,精彩的打仗细节描写都不记得了,倒是打嘴仗仍记忆犹新。一个说:来者何人,还不速速下马受缚?另一个回应:快快报上姓名,老夫刀下不杀无名之鬼。在真正动手之前,还难免各各要做一番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的形象广告,以便先声夺人。这与今天一些体育明星之间打嘴仗,何其相似乃尔?
如今的奥运赛场,一方面是运动才能的竞技,另一方面也是形象和口才的展示。而口才,既有口头表达能力的优劣,又包括价值观、思想境界的差距。一场奥运会,甚至于不只是展示了运动员的口才,也同样检验着网友的看客心态。
不管是运动员,还是看客,用自信自尊自强的心态,还是用自卑自虐自傲的心态看待自己和世界,是大不一样的。中国的强大显然不只是物质的强大,也不只是显示金牌的优势,还要体现在不卑不亢的世界公民心态、紧跟文明潮流的价值观等“软件”上。从这样的意义上讲,打一些轻松的嘴仗,远比那些同仇敌忾你死我活的小家子气言论,远比把一个国家的重量加在某几个运动员身上的豪言壮语,要有益得多。
0809长江日报长江评论: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2-08/09/content_50469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