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生扛不起转文风之重

(2012-06-29 08:52:09)
标签:

杂谈

中学生扛不起转文风之重


□严辉文
    与去年相比,今年北京市高考,50分以上的高分作文较少,甚至没有1篇满分作文;36分以下的三类作文数量增多。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2012年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漆永祥直言,高中生作文的弊端在今年北京高考作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作文中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与假大空的现象更为普遍。(6月27日《中国青年报》)
    漆永祥教授不愧是这方面的专家,能够一口气将当下高考作文的不良文风与弊习归结为15个小类:赌咒发誓体、空言泛语体、小资美文体、爹死娘病体、故事拼凑体、四平八稳体、龙头凤尾体、排山倒海体、亮点闪光体、副题题记体、生僻艰涩体、时空穿越体、文白夹杂体、天书地咒体、符号图画体等等。
    对此,人们都似曾相识,绝非北京一地一时之现象,几乎囊括了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曾经和正在流行的作文体式。而出于应式求稳求分的需要,这些体式又不免会日渐程式化、模版化、僵硬化,直至毫无生趣可言。漆教授大声疾呼:这种“高考体”文风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程度。
    不过,指望中学生们独自扛起改变文风的重担,我以为形势不容乐观。
    先就事论事,从中学生所处的环境看,应试教育应该是一个大的环境。这是一个高度紧张的环境,一个目标单一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的作文习练,目标定位很清楚,就是考试过关。在如此环境之下,一般说来,不仅学生的阅读量有限,思考的空间有限,学习精力有限,而且甚至于老师的视域、老师对写作的理解、指导写作的能力也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指望师生们,尤其是中学生在高考作文中突然宕开一笔,跳出程式化之弊,令阅卷老师眼睛一亮,似乎有点不切实际了。
    文风改革固然需要像韩柳欧苏这类“文起八代之衰”的扛大鼎式人物来领军;但从本质上讲,文风改革又从来都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在本质上是一种思想解放运动的结果。两晋之际,骈文风气大盛,一度至于无文不骈、无语不偶,文风无病呻吟,趋于堕落。韩愈的时代,骈文已令人厌腻,与社会发展极不合拍。所以韩愈所领衔的古文运动又绝非一己之力,而是千百年在文风诉求上的大势所趋,是唐宋之际数百年觉醒的文人前赴后继之功。
    着眼于当下,中学作文的文风显然有赖于创新求实之世风的被承认和流行。中学生作文是成人文风的翻版。我们领导干部的报告和文章写实了没有,创新了没有,人人都唾弃的假大空和伪崇高是否仍占有一席之地?甚至于在本该斯文鼎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那些有着教授、研究员身份,或者顶着院长、校长、所长头衔的人物,剽窃、占有别人的创新成果的事情,又是不是得到了彻底清算?在一个浮躁且创造力难以被认可的整体环境中,中学生作文出现宿构、套用、模仿之作,则有何怪焉?
    再者,如今之世,重理工轻文史,重实用轻广博,重模仿轻创造,似成定势,借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说法,这注定是一个“文学的孤独”之时代。用诗丈量世界、以文名行世、当作家光荣之类的想法早已不流行了,如此世风,反过来必将伤及青少年在文风方面的追求。

 

0628燕赵都市报时评:http://epaper.yzdsb.com.cn/201206/28/160857.html

0629长江商报长江评论: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2012/06/39774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