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汽车飞一会

(2011-07-13 08:28:36)
标签:

杂谈

     

让汽车飞一会

 

严辉文

 

 

早在几年前,美国一家名叫“脱离地球”的公司就生产出了会飞的汽车。近日,这家公司生产的陆空两用汽车被美国相关部门发放了上路许可,虽然媒体称“会飞汽车”大规模民用化尚需时日,但是此举仍意味着会飞的汽车已正式上了“户口”。(见新华网报道)

 

让汽车上天飞翔,或者下水游泳,大约是自汽车问世后不久就诱使着人们念兹在兹的最萌畅想,而让汽车上天尤其激发着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如今,会飞的汽车进入人们的视线已非一日。7月6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终于认可了“会飞汽车”的身份,允许它使用“轻型运动飞机”的许可证上路;与此同时,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也同步批准该车上路。汽车的两栖功能正式获得了航空管理局和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双重许可,意味着汽车在突破了“会飞”技术障碍之后,进一步突破了“准飞”的管理障碍。虽然技术的成熟度还有待提升和改进,大规模民用和商业应用有待时日,但仍应当视作汽车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不管怎么说,美国汽车已经上了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一个可喜的新生事物。生产出了会飞的汽车,美国有关管理部门又对它的上天入地颁发了许可,必将意味着一场深刻的汽车革命。“脱离地球”公司的会飞汽车上天了,客观上对于其他有志于研发这类汽车的企业必将出现激励效应;而美国相关部门的管制许可,更是让各国的管理部门从此不再视汽车的双栖化、三栖化为幻想者的呓语和搞怪者的玩笑,眼下正视这个光辉前景方称得上明智。

 

趁着美国“脱离地球”公司的汽车飞一会的时候,我们恐怕不能又一次干当看客。当务之急是要思考我们的汽车技术、汽车管理如何超越。首先是在研发领域,下大力气解决汽车“会飞”的技术瓶颈问题,应该是时候了。这方面技术专家们应该不乏真知灼见,笔者是外行,但也觉得会飞的汽车显然意味着一大重要机遇,而把握这一机遇,就不能老跟着人家的屁股行走,只有加大研发投入,才可望在不久的将来引领双栖三栖汽车新潮流。

 

其次是在管理部门,从此要为汽车飞翔时代的到来作准备。会飞的汽车不仅是一个“准不准飞”的问题,而且会带来一场管理思维的大革新。比如,对于收费管理思维就是一大冲击。想到“脱离地球”,我脑子里突然浮现一个场景是:当一辆会飞的汽车看到收费站,而收费小姐也眼巴巴地照例放下栏杆伸出纤纤玉手准备收费时,只见驾驶员等闲加点油门,汽车嗖的一声,早已升腾入云宵;而收费小姐兀自迷糊着双眼,怎么也看不清楚汽车牌照,只听见空中遥遥传来回音:别指望收哥的钱,哥已飞离地球了。

 

0712长江日报长江评论: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1-07/12/content_4853474.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