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夜里十点开始独自看高清电影,喜欢那种颗粒毕现的真实感。罗曼波兰斯基的获奖作品《钢琴家》,讲的是一个波兰犹太人,天才的钢琴家,在纳粹入侵之后的求生故事。看完之后已经是凌晨一点,睡意全无。干脆把遗留在床头的村上春树《舞、舞、舞》看完,一口气。
颗粒毕现的高清画面竟然和文字带给我的画面交错在一起,两个伟大的艺术家似乎选择了我的大脑在交流,或低声细语,或激烈铿锵。两个主人公,一个懦弱但隐忍的犹太人,一个善于“连接”的日本朋克,都是孤独的人,都是生与死的挣扎。他们换位出现在札幌的海豚宾馆,和满目疮痍的华沙。
而我在2010年的北京,时空交错却彻夜未眠。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