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天里的思想杂碎

(2010-12-05 23:25:10)
标签:

中国社会

话语权

社会规律

规则

文化

分类: 愚见

两天里的思想杂碎

文/月影清风

 

    今天看一本有关哲学的书,名词的艰涩,概念界定的毫末纤细,逻辑推导的婉转迂回。看得真是头大。哎,还真不是搞哲学的那块料。算了吧!

    周末去开了个年会,会上听了各色人等的各类讲座,有些确实提出了一些学术观点。引人思考。但也有人就是串场表演,一个非常明显的感觉,如今的世界是话语权的世界。很多身居重要位置的人并非是真正具有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只是善于表达罢了。多半是一个具有外形魅力,善于人际交际,语言沟通能力出色的人。而且多半是女人。语言又多半扮演了传播强势的角色。又因为这种话语强势而使其跻身重位。近来的社会在各类的圈子里都有这样的情况。但是仔细观其言行,既缺乏思考的犀利深刻,又没有纵观天下的阅历胆识。也没有能担待的济世价值观。这其实都是其生存的基础和天性决定的。这类人的增加只能说明社会比较安逸。没有危机感。

    做事更眩还是还是更有实效,如今的人恐怕都选择了更眩,这就是眼球经济、话语权经济的结果,说回来还是因为社会的价值核心是唯利是图。谋求个人利益的比谋求公众的不那么容易有显示度的实效更实惠。

    中国人做事象大多数的女性(没有诋毁的意思),更关注具体的、眼前的、直接的利害关系。而具有现代意识的人做事更像男性,透过直接的表象去发现背后的本质、规律,并从更宏观、长久的利益出发,制订规则。依规则行事而不是以眼前的感觉。

    人应该培养的三点是:理想、能力、认知。如果用汽车来比较,理想就是动力,没有理想就像是汽车没有动力。没有动力的汽车再精致华丽也是一堆废铁。能力是功率,说明了你对事物的影响力大小,认知是配置,配置的多寡与类型决定了你的用途范围。

人类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大的体系:

1、  自然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自然科学

2、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人文科学

3、  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规律:设计科学(工程科学?创造科学?)

    以欧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体系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现代科学中理性系统严谨的方法。之所以能够有效饯行的前提是社会整体运行的有效性与稳定性。中国社会的问题,是信息及指令、观念的执行有效性、稳定性太不靠普。

    中国社会的运行模式:宏观的运行状态不能有效控制(因为规则执行的无效),是靠微观的无序及相互抵消的平衡来运行的。这就要有大量的内耗(就是我们每日付出的各种事故、人命、事件)。与此不同的很多现代社会的模式,是通过对社会规律的认知,建立宏观的规则来控制微观的有序运行,强调规则执行的有效和效率,减少无序的内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