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下班在路上,又变成了全城大堵车,而且不是一般的堵,堵得令人接近崩溃。前几天的一篇报道说:这个城市的汽车拥有量如果沿着环路排列可以绕五十几圈,想想都令人吃惊。我在设想哪一天车辆的出行达到一个临界值,即所有的道路都被车辆占满而大家都进退不得时,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可是一周一万辆的新车增加速度,如果不加控制,这并非是天方夜谭。
我实在是对新车消费的补贴政策不敢苟同,这太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虽然对短期的经济刺激会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城市交通问题及其连锁反应可能是后患无穷。现在已经可以看出的是奥运的成果:城市交通缓解、空气质量改善等等基本前功尽弃。一夜回到解放前。
中国人对买车问题的定位于别人不同,外国人买车主要目的是代步,如果私人轿车没有优势(如昂贵、堵车等)就会放弃私家车而选择公共交通,所以在国外的大中城市(尤其是在欧洲)很多人都是选择公共交通。但是在中国私家车还承载着一个本不应承担的角色——个人成功的标志。现在的人如果没有一部车,好像就不够成功、混得不够好。经常有朋友说车其实没什么用,只是为了门面而买车。我想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为了门面而买车,可买了车不用又是浪费钱财,所以就开吧,使很多本来没必要开车的人也加入了车流的大军中。加剧了城市交通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所以在中国的特定国情下推进汽车消费实在不是一个合国情的举措。

推荐博文
----------------------------
今天我们需要的是更博大的胸怀
为什么中国的产品设计总不行
做一个有良心的专家
反贪从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做起
别糟蹋了南极
华夏民族应该自省
人德行、狗德行
血雨与烟花
浑不讲理的交通法
不作为带来的后患
你是替党说话、还是替...............
预装绿坝屏蔽软件合法性在哪?
新瓶旧酒——高考成才之路
国民财富凭什么少数人据为己有
为什么国人品牌消费上崇洋媚外
劫贫济富的教育模式
三十晚上的奇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