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云南旅游元阳风光自助旅行摄影杂记旅行日记 |
分类: 旅行札记 |
哈尼梯田分布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元阳、红河、绿春、金平一带,最集中的是在元阳新街镇周围。每到12月至来年4月的春耕季节,当梯田放满水备耕到插秧前,层层梯田像重重叠叠的千万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朝阳落日,气象万千,呈现出磅礴气势,是拍照的最好季节。这里一年有两百天云雾缠绕,云雾忽东忽西,忽上忽下,一会儿无影无踪,一会儿挂在山间河谷,一会儿又漫天弥漫,忽而往下蹿,淹没一层层梯田村寨;时而往上蹿,露出一层层梯田村寨,一天如此反复,形色各异。所以要想看到和拍到美丽的元阳风光,需要在梯田边蹲守,等待那些令人激动的霞光和光影的出现,我就在此等了8天,赶上的光影还不够令人激动,还算是不错了。
经过实践,了解到每年的2月-4月比较好,这时节有风,风能吹动云雾,在空中和田间展开时聚时散的追逐般的舞蹈,光影就会变化莫测,在日出日落之际,打亮云彩泛出霞光,这些霞光倒映在梯田上,这就是人们渴望追逐的迷人风景。
2009年1月6日我乘坐T61次列车,1月8日7:14抵达昆明,昆明天还未亮,我出站向前走一两百米到了汽车客运总站(南窑长途汽车站),此刻没有直达元阳的车,最邻近的是8:00去建水的车,车票70元/人。天渐大雾,车在研和出口驶出高速,逐渐太阳出来,车在关陀曲停车加水休息,这里是长途车经常停靠地点,有厕所和购物商店,商店里有酒酿、辣萝卜条等本地特产。车继续沿着304省道去建水,经过通海县城进山,阴雾,沿途油菜花、甘蔗,下山,走着太阳又出来了,车由曲江进入高速,满山都是硕果累累、色泽金黄的橘树,桔农在高速路边卖桔子,11:40抵达建水县汽车站。
11:50建水-绿春的车已满,这是途径元阳新街的班车,只有买12:05建水-南沙(元阳县城)的中巴车,31元/人,12:20才发车,进入山区忽然间漫山被大雾笼罩,能见度5-10米,在雾中车盘山而上,这段盘山路路况很差,车行很慢,上到山顶雾逐渐散去,太阳出来了,能望见山下的水库,车盘山而下,山下有一个在红河上刚修建的大坝和发电站,15:05进入南沙。在客运站里就有南沙-新街的车,我们乘坐金杯面包车,10元/人,坐满人出发,车盘山向上,逐渐大雾弥漫,16:10到达新街。
我来不及住宿,先打听如何去看日落。这里十里不同天,三轮摩托车(封箱那种,司机靠方向盘驾驶)司机打了个电话,说老虎嘴晴天,我匆忙谈好50元包来回,急忙赶往老虎嘴。
老虎嘴位于新街南18公里的214国道边,围绕着山谷有三大片梯田,勐品梯田是元阳梯田中面积最大、气势最壮观的地方,梯田有1700多亩,气势磅礴,波涛奔涌。
到了老虎嘴,我望着山谷底部大片的梯田,勘探地形,除了观景台外,山半腰处也有一处相对平坦的平台,已经有一些人,一群穿着彝族服装的妇女孩子招呼你,要带你去山半腰的平台(当然是要收费的,10-20元/次),我看了一下方位,拒绝了带路,独自走下去。我拾阶而下,穿行在勐品寨子里,判断着方位,右转走向土路(彝族人为了挣钱,你向他们打听路是不可能的),转了几个弯来到了这个观景平台。刚站定,就有一个彝族妇女跟我要钱,说我站的是她家的地,要交5元钱,我没有足够的零钱,给她2.5元,她都不肯,千方百计地把一百元钱破拆找零也要挣够5元钱,结果找给我95元,先前给她的2.5元也没退回,我忙着支三脚架,顾不上跟她要钱了。这个位置正对着西方日落,距离山谷里的梯田角度低了,适合拍摄落日时分的夕阳、霞光和梯田。云较厚,太阳落到云层里,没有绚丽的霞光,只有一些太阳落入云层后的偏粉色的霞光倒映在梯田之间,我不断更换着镜头,抓拍不同环境下的景观,先用10-20毫米镜头拍全景,再用24-85毫米镜头拍次全景,再用70-200毫米镜头抓拍局部光影。元阳到处是山,拍摄日出日落实际上不是针对太阳,而是针对日出日落时分太阳折射出的霞光,这些霞光倒映在梯田上,形成非常迷人的五彩斑斓的光影效果。老虎嘴拍摄日落的最佳时间在18:20-18:40,其他时间要看云与太阳的配合,变化莫测的云与太阳的跳舞,云飘动,露出太阳,就会出现电筒光照射到梯田上,阳光照到的地方很亮与其他较暗地方形成对比反差,这也是一种美。
18:40后,没有了光影效果也就没有值得拍照景观了,我坐乘三轮摩托车返回新街镇。这个司机很会忽悠,说他干这行8年了,任何景点都很熟悉,死活坚持包车150元/天,我不信邪,留下他的电话,住下询询价再说。
现在不是旅游旺季,游人不多,住所条件最好的梯田宾馆、云梯快捷酒店(原来的县招待所)标准间只要80元,一般旅馆的标准间30-50元。我住在靠近广场的一家民居客栈,双人标准间很干净,40元/天。雾很大,都能感受到衣服上的水珠,天很冷,我就近走进一家餐馆,一个人吃饭不知如何点菜,看到一个戴着毛线帽、围着围巾的男子在吃一大碗热热乎乎有青菜、蚕豆、豆腐和肉的汤菜和蛋炒饭,我也照他的原样要了汤菜和蛋炒饭(12元)。吃着热乎乎的汤菜,顿时感到暖和了许多,这是个香港人,搞绘画的,这个季节常驻元阳。
吃完饭,我打着雨伞在广场边挨个询问包车的价格,元阳的摄影点很分散,因路况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三轮摩托车(130-150元,可乘坐2-4人)、微型面包车(200-300元,可乘坐6人)和面包车(550-650元,可乘坐10人),去最远的哈播85公里,是柏油公路什么车都能去;去多依树是土石路,路不平很颠簸,三轮摩托车跑得相对慢;去龙树坝是土路,路况最差,下雨泥泞,土路被拖拉机压出大深沟,不适合上述交通工具;春节期间包车价格高出平时的一倍,我一个人包了辆三轮摩托车,130元/天,与白师傅(白师傅,电话13619435549)约定好明天5:30出发去多依树。
1月9日,我5:20起床,按照房主的指示,下到一楼从小门出去。大雾弥漫,地湿漉漉的,能见度3-5米,我关上了门,顶着头灯寻找着出去的路,我努力地看着路,辨别着方向,怎么也找不到向上去的路,路曲里拐弯地向下延伸,越走越向下,我叫苦不迭,门锁上了,原路回不去,只有摸着走了。司机打电话催我,四周漆黑一片,大雾,头灯只能照出有限的距离,我说不清楚方位,也找不到上去的路,想问路都没有人。终于看到一个亮着灯屋子,小学生要上学在吃饭,我赶紧问路,人家说得简单,我深一脚浅一脚地找路却不容易,摔了一跤后,不得不找回那个亮着灯屋子,让小学生一直把我带到可向上的小路。就这样,我背着30多斤的器材,气喘吁吁地爬了半天,6:00才找到等我的司机。这迷宫一样的鬼地方,太耽误事了,我一定要换住处了。
三轮摩托车在大雾里出发,去多依树,时速只有10-12公里。多依树位于新街东部25公里,走214国道8公里,在一处牌楼处拐进去胜村乡的弹石路(此路正在修筑柏油路,估计上半年能竣工)。7:50到达多依树观景台(海拔1941米),大雾弥漫,摄影人都已经抢占了有利位置,支起三角架,等着天亮。许多彝族妇女小孩抱着容器向你叫卖煮鸡蛋(1元/个)。
多依树要开发成景区了,它以五个哈尼族村寨,四个彝族村寨为主,包含爱村、大瓦遮等连片的六千多亩梯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示云海、梯田、山寨的奇丽风光和哈尼、彝族的多元文化。6000亩梯田均由东至西倾斜,梯田三面临山,一面坠入山谷,状如一个大海湾,临山三面布满着许多村落。这里一年有两百天云海缠绕,云海停留在海湾里不肯离去,忽东忽西,忽上忽下,一会儿无影无踪,一会儿又弥天大雾,忽而往下蹿,淹没一层层梯田、村寨;时而往上蹿,露出一层层梯田村寨,一天如此反复,形色各异。
浓雾9点还不散开,雾打在身上变成水珠,天越来越冷,摄影人无奈离去,我返回胜村,找到网上游人推荐的梯田饭庄,它不在主街道上,而是在一个岔路口的后一条街上,10点了梯田饭庄还没有人,我们招呼来王艳做饭。胜村商业设施很简陋,很少有能面向游人的饭店,梯田饭庄就是主打吃中、晚饭,所以吸引许多游人。我们在厅堂里烤火取暖,王艳推荐我们一个有猪肉、鸡肉、青菜、豌豆、土豆和豆腐等汤菜(40元),元阳这里的人们不讲究炒菜厨艺,菜多是煮熟,配以一种叫“沾水”的佐料(小米椒、花椒、盐、葱、一种气味独特的类似香菜的菜),吃菜时,把菜汤浇在佐料里,夹出煮菜来沾这种作料吃。天冷,热乎乎、辣乎乎的感觉实在是温暖,具体味道被冲淡了。
这时餐馆里来了一群广东人在谈论摄影,其中一个人在介绍元阳的摄影特点,一问才知道是人称周老师的周德厚,昆明人,热爱本地风光摄影,拍摄了大量的罗平油菜花、东川红土地、元阳的梯田,由于常年在罗平、东川、元阳摄影,捕捉到许多难得一见的自然景观,自己出版了摄影画册、明信片,也有光盘,自产自销,其乐融融。我买了他一本《彩云南现》的小画册(30元),算我对摄影爱好者的支持(摄影爱好者为了爱好,牺牲许多经济利益,生活不容易,需要支持和帮助,买他们的东东是最好的支持和帮助),周老师主动给我签名留念。
待到13:00雾好像见小了,我乘车去上马点、坝达,雾很大,看不清梯田,在坝达小商店烤火,等待无望,乘车去老虎嘴试试运气。
从海拔1925米的坝达到海拔1430米的老虎嘴,天晴了,太阳零星地从云层中探出身来,我在保山寨梯田拍螺蛳田,这是从小山包一圈一圈盘下的梯田,天光很亮,只有片刻的斜射光。云很厚,老虎嘴下面的梯田看不出层次,放弃拍摄,回新街镇。
司机介绍我到一家位于老汽车站右侧陈家旅馆向里走20米的刚开张的“良缘酒店”,一切陈设都是新的,双人标准间砍到30元,超值了。元阳这里的房屋是依山坡而建,一家住户的房屋也依据山势有3-4层,只是一层层向下延伸。盘山公路穿行在山坡的房屋建筑群中,你要沿着房屋群中的阶梯一直向下走,能走到下一层的公路和建筑群。
晚饭我在饭馆吃红烧鱼和蔬菜豆腐汤,饭后闲得无事,去牌楼边的网吧上网。这里海拔高(1800-1950米),阴雨天很冷,以前网上的攻略没有提及这里的阴冷,我几乎一直穿着秋衣、抓绒衣、外罩衣和摄影背心,在屋里都能看见嘴里哈出的雾气,手脚冰凉,太阳能热水不敢洗澡,只有用热水泡脚后,穿着秋衣秋裤和袜子,盖着很厚的棉被和毯子入睡。
1月10日我继续去多依树看日出,由于三轮摩托车跑得慢(若乘坐微型面包车,6点起),我5:20起床,没有雾,能看见天上的星星,我们7:05到达多依树观景平台。摄影人已经很多了,好位置都被占据了。摄影人很辛苦,为了能占据能拍左右全境的位置,他们6点多就赶到了观景平台上,支起三角架站住有利位置,缩在一边,聊天南地北的摄影话题。今天还是迷雾,很冷,9:00雾都没有散去的意思,我返回胜村。
今天是胜村赶集的日子,9:30人开始多起来了。迷雾时常飘进村里,视线不通透,我在街道边走来走去,用70-200毫米长焦镜头捕捉少数民族的服饰、头饰,这里主要是哈尼族和彝族。11:30到梯田饭庄烤火,中午吃炖土鸡和肉丝炒青菜。等到13:00雾还没有散,准备沿途上马点、坝达、箐口看看,有雾,转去老虎嘴。海拔高的山上有雾,海拔低的地方没雾,老虎嘴阴天,散射光,没有光影效果,等到19:00返回新街镇。
这里少数民族习惯吃狗肉,到处是狗肉火锅的招牌,晚上我点了个狗肉火锅,发觉上当了,不是鲜狗肉火锅,而是在电磁炉上把咸狗肉加上水煮,狗肉很咸而且很硬,放了许多水,煮了1个多小时,狗肉还是基本嚼不烂。
1月11日,由于这几天高海拔的地方一直是阴天,我5:20起床,6:00出发去哈播。哈播距离新街85公里,是哈尼族聚集的大村。沿着214国道去绿春的方向,哈播是拍日出的好地方。
哈播村处于龙浦喝多大山和来孩该马大山狭击,楚脚河和哈埂河托起的一个山包上,地势非常独特。哈播梯田将哈播村包抄成圆形。站在村东头远眺,东面坡度为45度的几十座半圆形山梁上,弯月型的数百级梯田从河谷级级攀登,红日初照,几十座山梁上的梯田成红色,黑红分明,壮观无比。哈播梯田是元阳梯田中坡度最陡,立体感最强,观赏日出梯田好的地方。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是哈播村祭龙的日子,又称“昂玛突”,届时每户一桌佳肴,全村近300桌宴席,一张接一张沿街摆设,形成号称世界上最长的“长龙宴”。以前是个家摆宴,因人家多,按路这边的人家摆一天,路那边的人家摆一天,要两天才摆的完,长龙宴隆重无比,以歌舞相伴欢庆。现在政府把它当作民俗来保留,政府资助摆“长街宴”。
去哈播要经过黄茅岭、黄草岭,黄茅岭乡的山谷间海拔500米左右,基本没有梯田,以种植香蕉著名,半山腰以下、路边到处是香蕉田,香蕉树上香蕉被浅蓝色的塑料袋罩着,路边时常能看见堆放着的绿色香蕉。路边的加油站汽油很贵,93号汽油5.6-5.8元/升(新街加油站93号汽油5.39元/升,昆明93号汽油5.06元/升)。
9:40我们到了哈播,海拔1316米,哈播村已经不纯朴,建筑也改观了,看不出什么特色了,村民很少穿民族服装,只有路边巨大的牌楼昭示着这里是哈播。我在沿途那些标志性的景观处(螺蛳田、心型田)停车,散射光,将就拍几张照片,这边的梯田远不如新街附近的壮观。在镇子里停车吃饭,我到村里四处走走。11:00返回,去南林温泉和老孟赶集。
南林温泉位于黄草岭乡南林村脚下(海拔685米),在214国道边有路标,拐进去,沿着弹石路走2公里,就看到一个简陋的院子,这里有一个露天游泳池、4-5间淋浴室,7-8间单间,温泉水温68度,常年流淌不息,很奇怪,别的地方却没有,由私人承包下来经营。这里单间是一个能容纳2-3个人的池子和一张床,单间虽然四面有墙,但上部通透,几乎跟露天差不多,单间30元,不限时;露天游泳池5元/人;司机是彝族人,事先以到哈播认路为名带他老婆来了,到了温泉,司机说机会难得,一定要泡一下温泉,不由分说就要了两个单间(我一个,他和老婆一个),事已如此我也没说什么。天气还是不较凉,在这里泡温泉虽然四面透风,但是不觉得冷。池子一端有冷热两个水龙头,在池子里放好水再泡,水有种硫磺味,泡过后,皮肤滑滑的。司机两口子泡得乐此不疲,我出来歇了半天,催了几遍,他们才出了。
15:30我赶到老孟,这里的集市规模很大,参加赶集的少数民族很多,有彝族、哈尼族、侗族、苗族、壮族、布依族等等,我抱着相机用70-200毫米镜头到处拍,重点是少数民族的服饰和头饰,今天出太阳了,光线通透,照片清晰度也高。为了赶回老虎嘴观日落,16:10我们往回赶。途中在黄茅岭的路边,看到许多穿少数民族服装的人在香蕉田里会餐,下车一问,才知道十里八里的乡亲们赶来吃婚宴,由于没有大的平地摆饭桌,饭桌就穿插摆在香蕉田里,望去绿蓝相间的香蕉树下,围坐着一群群穿着哈尼族、彝族服装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吃得笑逐颜开、其乐融融,在公路边一桌年轻人热情地邀请我入席,我为了赶回去拍日落,婉言谢绝了。这里结婚,要请十里八里的乡亲们来吃酒席,参加婚宴的按每家送50-100元礼金或实物,酒席很粗放,大碗的炖肉,大碗的青菜,白酒管够喝。
17:40赶到老虎嘴,光线平直,太阳早早地落入云层,没什么值得拍的,回新街镇。在四川菜馆里吃饭,饭后到网吧上网。
(未完待续)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