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企业管理李华顾问式咨询管理咨询咨询经验财经 |
分类: 顾问式咨询 |
以前听过一个抗日战斗故事,说山东某地区,某人任八路军军分区司令时,所率队伍敢打敢拼,信心百倍,胜多败少,日伪避其锋芒;其人调离这个地区,所率队伍只是换了司令,人员和装备都没有变化,好像不会打仗了,败多胜少,打不过日伪军,被日伪追得跑,丢失不少根据地;没办法,八路军只得把某人调回来,任八路军军分区司令,所率队伍像换了人似的,又恢复了原来的敢打敢拼,日伪听说他回来了,立马没了信心,怎么打怎么输,追得日伪军跑;一个司令员就能改变一个地区的战局,这种关键因素来源于这个司令员的个性和风格,足智多谋、避实击虚、勇猛顽强、赏罚分明、指挥有方的指挥艺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整个队伍的积极性和战斗力,下属人员坚信听从某人的指挥是战斗胜利的保证,在队伍里树立了极高的威望和信任度。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管理艺术也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企业之间的竞争比的不是谁先看到了金子,而是谁先拿到金子。这就是说,会有N多的人发现某个机会,要想拿到机会,需要你协调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和对手竞争,内外部协调好了,才可能抢占先机,否则就会眼看着机会被别人拿走,只能感叹道:当初是我最先发现的,只是由于XXXX原因让别人拿去了。
我在企业里从事管理工作多年,我深刻地感觉:企业提升效益不在于你是否想到好方法,而在于你是否能说服大多数员工接受你的想法,使大家协同一致地朝向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如果你的好方法/好点子,不被大多数员工所认同,他们就会成为你实现目标的阻力,阻碍、迟滞、破坏你的行动计划,导致计划的失败。经过反复的实践,我发现这是管理的普遍规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也就是说:在决定提升企业效益的行动中,企业必须要把管理技术和管理艺术结合好了,才会发挥有效的作用。要想一个好方法和计划实施到位,管理技术的成分占30-50%,管理艺术的成分占70-50%。
为什么这么说?在中国现阶段的企业中,由于管理还很初级,很不规范,人的作业习惯和个性化差异很大,当企业的一把手对企业人员非常了解,控制力很强时,他会运用对人和事物的把握能力,将既定的计划实施到位,任何反常的现象,他都能明察秋毫,看清楚现象背后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和纠正,员工的猫腻是瞒不过他的眼睛,因此,企业的方案或计划实施的效率主要是靠一把手多年来积累的对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掌控能力,也就是管理艺术在企业中发挥作用。反之,外聘“空降兵”到企业直接做高管,虽然赋予了“空降兵”一定的管理职权,但是企业中复杂的历史根源和错综的人际关系,使新上任的管理人员受到很大的束缚,要想把管理权力转变为管理权威非常困难,对实际情况不很了解或急躁冒进,就容易掉进别人或自己挖的“陷阱”,壮志未酬身先死,铩羽而归。主要原因是他还不谙熟这个企业的文化,光靠自己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很难驾驭企业的人和事,在没有掌握到管理这家企业的管理艺术之前,他很难有作为。
聘请外脑行不行呢?如果仅仅靠外脑,不懂自己的脑子,不懂的把外脑的管理技术与内部的管理艺术相结合,外脑也解决不了企业的难题。福建实达电脑聘请麦肯锡做做的咨询项目、广东科龙集团聘请派力咨询的曲云波,以及河北旭日升集团聘请咨询公司做的管理咨询项目的夭折都反映出仅仅有好的管理技术是远远不够的,管理艺术把握失当就会导致企业经营严重受损,以至于企业一蹶不振。
管理技术是指新引进的管理模式、管理工具和方法,世界上已经有许多现成的企业管理的各种理论、工具和方法,关键看你如何使用;管理艺术是指企业领导人对企业业务的熟悉度和对人员的洞察力和掌控力,他懂得如何驾驭现有人员去迎接挑战。遇到困难时,懂得如何引导下属人员分析原因,寻找克服困难的方法;遇到下属畏难情绪时,懂得如何做下属人员思想工作,鼓励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遇到反常现象时,懂得如何识破下属人员趋利避害的利益企图,惩戒人员消极怠工、逃避责任的行为;遇到挫折时,懂得如何给下属人员打气鼓舞斗志;遇到没有经验的事物时,懂得如何引导下属人员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快速探索总结新事物的规律;遇到风险和挑战时,懂得如何身先士卒,做率领下属人员的榜样,上下一心战胜风险和挑战;迎来胜利时,懂得如何告诫下属人员戒骄戒躁、继续努力;
这种管理艺术来自于长时间从事企业管理实践所积累的经验,管理人员的能力不在于他个人专业技能如何高超,而在于他是否能因势利导地把企业里的人和业务等资源整合起来,发挥最佳的效率,这就是管理艺术。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咨询公司过分夸大了管理技术的作用,忽视了管理艺术的作用,使企业管理人员产生一种误解,误以为学习了新的管理技术,更新的管理工具,管理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企业管理水平就会飞跃,导致许多管理人员过于迷信管理技术方法,放弃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管理经验/管理艺术,咨询效果很差。
不少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看作是简单地更换薪酬设计、绩效考核设计和人力资源规划等管理技术,期盼着咨询公司能带来原有管理难题迎刃而解和一劳永逸的成效,比如,山东一家大型国企面对国企文化和体制的难题,请国内知名咨询公司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方案实施不了,再次招标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这次选择国外咨询公司,做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还是实施不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是报告式咨询方式只能提供了人力资源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缺乏企业管理经验的咨询顾问不可能提供协助方案实施的管理艺术的建议,管理艺术还要靠企业的领导去运用,企业领导不愿意自己面对国企文化和体制的难题,幻想引进新的管理技术去克服难题,这是缘木求鱼,是不现实的,也是做不到的。
如果企业缺乏管理艺术的保障,咨询方案几乎是难以实施,夭折的概率非常高。如果咨询顾问具备一定的管理艺术,就会与企业的管理者一起商讨引进的管理技术的实施步骤,讲究策略地一步一步把方案实施到位。所以说,有企业管理经验和懂得管理艺术的顾问与熟读管理教科书的顾问到底谁对企业最有用,其判断就一目了然了。
李华的博客 http://hexun.com/herry007/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