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成吃的一分子,为什么要到这里灌水(不会有人以为是砸坛子吧?),是有感于成都网友FB聚会的某些现象(我喜欢四川,对川菜情有独钟),这些现象引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为什么东南沿海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大都市的人们,尤其是网友聚会都是喜欢采取AA制的方式?而西北、西南的一些收入消费水平较低的地区的人们却喜欢争着买单(甚至面红耳赤、闹义气)呢?
这就不能不从文化经济上思考、分析,就连许多成都人都对这种喜欢争着买单的现象反感(还不包括李伯清戏说的成都人喜欢的各种“假打”),西行的吉普阁下是否想过:你以自己请客买单为快慰之事,考虑过别人的感受了吗?
每个人都有自尊,都追求平等相处的权利,你的快慰却剥夺了他们的权利,使他们都欠你的情——这是别人的心理真实感受,这无疑是一种“意念强奸”/“精神强奸”(可能不是有意的),当然好友之间还会礼尚往来,下回她再回报你一次,大家心里平等了。
我们不用唱高调,内心渴望回报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理特征(文化释然),只有极少数“高人”,才能在意念行动上做到不求回报。记得美国《教父》电影中,教父为人豪爽讲义气,他在危难之时搭救你,拒绝你的一切回报,目的是使你欠下他的人情(救命之恩),他记录下来,等到他需要你的时候,再让你舍命回报(虽然他并没有这样说)。
东西文化中人性的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中国人/东方人要含蓄的多,或叫虚伪的多(在表面掩饰伪装真实的内心),比如:在日本,日本人嘴上邀请你去他家吃饭,多半是面子上的事情,不是真邀请你去,发生过中国人当真去了,大家都很尴尬;而西方许多人要直接的多,没必要虚伪,即使请你去家里吃饭,也只是单间从事而已,目的是交流,不再吃。若是中国人,好吃好喝是重头戏,交流是次要的,忙着做饭,哪有时间交流呢?目的是你感到他对你的礼遇(隆重),因为家人追求的不同,因为摆排场讲面子,而自家人闹矛盾吵架是常事。
东南沿海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样大都市的人们接触国外的文化多,这些年来观念习俗变化大,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多了,每个人都考虑到别人的自尊和追求平等的权利,少了许多假打(没必要),AA制是人与人交往的一种新现象。“假打”不仅是一种现象,它会阻碍成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心理健康。
互联网的发展,为人们创造了更广阔的交流机会和空间,厌烦人与之间利益上的交往,使人性更加真实,减少了虚伪。但是人们还是有许多交友的层次界限,初次认识的朋友、某一主题爱好者、好朋友、男女朋友等等,网友最初是以初次认识的朋友、某一主题爱好者出现,追究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有交流的、集群的本质需要。网友很有可能逐步过渡到好朋友,甚至男女朋友,这要看你的企图和追求了。
网友聚会是各自需求的结果,大家最初都以ID称呼,并不刻意打听别人的真实性名,大家没有利益关系,只为某一主题爱好相聚,各自都有自尊、平等的要求,即使你愿意买单,包揽买单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那种喜欢占别人的便宜的人除外。比如:我在车坛混,是因为大家喜欢车,交流一些驾驶、保养车等话题;我在吃坛混,是因为大家喜欢吃美食,交流一些特色美食、烹调技艺等话题;我在驴坛混,是因为大家喜欢自助旅行,交流一些自助旅行、包揽美景等感受;慢慢大家会扩展活动范围:打球、穿越、滑雪、交游、开车远行等等,AA制是基本原则。
在网友中,大家最初都以ID称呼,我的网名甚至比我的真实性名更有名,我喜欢大家没有利益关系的交往。既然互联网这种外来的事物,这么令国人着迷,就必不可少地学习吸收外来文化,保持这种没有利益的交往,各自独立、相互平等、互不相依赖是交往的准则,AA制恰恰能体现这种原则,能促进交往的发展。吃坛没有门槛,只要喜欢吃,有一定支付能力,谁都可以加参加,因此是很活跃的坛子。吃在北京论坛非常活跃,根据不同口味,大家可以私下联络聚会(形成了小圈子后),也可以发贴子(目标、时间地点),愿意参加者直接去就行了,若因场地限制,可以事先报名,便于预定场地。
各自有各自喜好,没必要强求,但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交往,确实是以AA制是基本原则。我谈论的是网友聚会交往,有感于成都吃坛与别的地方吃坛的反差,不用把不同层次交友方式混淆起来乱谈,我再次强调:我无意抨击任何人,只希望各地正常发展,我前往四川成都时,不用面临尴尬而已。
当然了,我面临尴尬的机会不多,而影响成都网友的机会更大。看看捅破那层窗户纸,对谁的利益更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