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一”浙江自驾车旅行记——三魁、洲岭,看廊桥

(2004-10-06 16:07:07)
分类: 旅行札记
三魁、洲岭,看廊桥
    
     吃过早饭,我们开车离开泗溪去三魁镇。从原来的路返回58省道去罗阳需要58公里,直接向西走比较近,但是正在修路,路况很差,水泥公路半边修筑,另半边是大块的碎石路,只能以两挡车速行驶,迎面会车很难错开,还时常担心车胎爆胎。
    
     颠簸了1小时,好不容易走上58省道,在平坦的柏油公路开车真是舒服啊。很快到了三魁镇,进镇正赶上集市,人多,行车很慢,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不断问路,才找到薛宅桥。
    
     薛宅桥位于三魁镇薛宅村,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泰顺县志》上称它是县内桥面坡度最大的屋式木拱桥,多次重修皆毁于水患,现桥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因横跨锦溪,古名“锦溪桥”。全长51米,单跨29米,单檐。已载入《中国桥梁史话》。 该桥名气虽响,可周边已造满了现代的建筑物,实在有些美中不足。
    
     我们打听到永庆桥在战州下溪坪村,三魁镇与战州之间中巴车很多,就是路况很坏,坑坑洼洼、尘土飞扬。我们开车走土石路去战州看永庆桥。永庆桥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为伸臂梁木平桥,建廊屋12间,桥内梁木上的几条流畅飘逸的线刻,俗称“梁须”,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木匠造桥的传说。所以此地造桥在梁的两端刻上鲤鱼须,这一习俗也由此流传下来。
    
     离开三魁镇,我们去洲岭,那里有两座廊桥。我们走的又是正在修建的水泥路,路况很差,水泥公路半边修筑,另半边是大块的碎石路,只能以两挡车速行驶,时常担心迎面会车很难错开和车胎爆胎。遇见一个村子,向左转路标指示去垟溪看三条桥,但是这是条很差的路,而且不是去三条桥的捷径。三条桥是泰顺历史最久远的木拱廊桥,位于垟溪、洲岭二乡交界的横溪上,过桥往南不远就是福建省的寿宁县,这里是旧时泰顺南部通往福建福安的必经之路。在两山河谷流淌着灰绿色河水,三条桥横跨绿树丛丛的山谷之间,这是在山里远离村庄的廊桥。听三条桥附近垟溪的村民说:乡里要在三条桥附近修水电站,要拆掉三条桥,村民抗争,被县里公安局抓走四人,经济利益与传统风俗的冲突在继续。
    
     在刚才那个村子路口向右转的路况很好,一直走到州岭,可看毓文桥,途中有路标可以翻山去三条桥。这两条道路我们都走了。毓文桥说是三层楼阁,实际上二楼所谓文昌阁很矮小,三层仅是个屋檐,是个石拱木廊桥。拱圈青石筑砌,呈半月状,与周围古松、溪水融为一体,是现存造型最丰富优美的廊桥。
    
     看完毓文桥,中午我们在洲岭镇吃饭,3菜1汤才18元。
    
     从州岭原路返回,遇见两位没赶上班车的上海男女搭车,我们载他们到58省道,我们去罗阳,他们去晓村。原本我们想途中岔路去罗阳,走了一段发觉路况很差,估计行进速度不会快,放弃。走58省道,虽然有的路段维修,但是还是走得很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