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游四姑娘山

(2001-06-17 14:49:50)
分类: 旅行札记
                              漫游四姑娘山
    
    一、前往日隆镇

    2001年5月21日,我早早地来到都江堰客运中心,乘坐6:30的班车去四姑娘山。旺季里,这路车上多半是去四姑娘山的游客;现在是旅游的淡季,都江堰--小金县的乘客很少;7:25车到一个岔路口(距汶川59公里,距四姑娘山140公里,距都江堰55公里)停车了,我想起来了:从汶川到都江堰的路上的这个岔路口(距都江堰有1小时路程,名字忘了,可提前问司机),有路标指示去小金和都江堰,在此下车,拦去小金、丹巴等地的过路车,能搭上随时就走,3个小时到日隆镇;搭不上,第二天早晨7:00-11:00有5-10趟成都或都江堰到小金、丹巴的班车,附近有住宿。我原以为去四姑娘山的路在都江堰以西南,没想到路是先向北再转向西南,错过了下车机会。若昨天在这下车,当天可能都到四姑娘山了。

    7:50司机没等上几个人,只得又开车上路了。一路是盘山水泥公路,过耿达乡,9:00在英雄沟停车吃饭,9:30继续走,这一带是卧龙自然保护区,三圣沟海拔2595米,邓生海拔2743米,贝母坪海拔3100米,爬到巴朗山哑口海拔4500米,下车观望,巴朗山白雪皑皑,冷风艘艘,大太阳天也感到寒冷,行走略感心跳。随后是一路下坡,快下到山底时,就到了日隆镇,11:55我在长坪沟沟口下车了。

    四姑娘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小金县日隆乡,距成都市235公里,由四座连绵不断的山峰组成,从么姑娘、三姑娘、二姑娘到大姑娘,其高度分别为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其中么姑娘为四川省第二高峰(第一高峰贡嘎山7556米)。这四座山峰长年冰雪覆盖,如同姿容俏丽的四位少女亭亭玉立于长坪沟和海子沟两道银河之上,素有"蜀山之后"、"东方阿尔卑斯山"之称。人们常说的“四姑娘”多数时候也指这座最高最美的雪峰。四姑娘山周围还有20多座被冰雪覆盖着的四五千米的雪峰。四姑娘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三沟一山"构成,即双桥沟、海子沟、长坪沟和四姑娘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此地正发育着现代山岳冰川,冰川从山顶一直延伸到海拔4000米的高山草甸,面积约40平方公里。每当盛夏,冰川映花丛,银光闪闪,格外壮观。

    为了领略四姑娘山的风采,根据三条沟的道路情况,我制定了徒步长坪沟、骑马海子沟、行车双桥沟三种不同方式的旅行计划。我一下车,遇见藏人则尔江,他带我去他的多吉山庄看房子,三层小楼,四人间10元/人,还不错。现在是淡季,我一个人住间房,他给了我把房门的钥匙。天气格外的好,放下行李,顾不得吃午饭,我抓紧时间去双桥沟。
    
    二、行车双桥沟

    双桥沟是最长的一条沟,全长34公里,沟内有一条可以行车的土石路。出门与一个叫蒋元富的司机谈好价,包车140元(门票40元,车费100元,此时游客稀少,只有一个人租了)。日隆的地方很小,当地人哪都熟,驶出日隆镇2公里就到了双桥沟沟口,蒋师傅下车与收费处的人寒暄了几句,就免去了门票。

    12:30进了双桥沟,依次是阴阳谷、白杨林带、五色山(海拔4473米)、日月宝镜(海拔4805米)、人参果坪、沙棘林、尖子山(海拔5472米)、盆景滩、犀牛望月、野人峰(海拔4545米)、猎人峰(海拔5360米)、撵鱼坝、阿妣山(海拔4488米)、牛棚子、老鹰岩(海拔5428米)、牛心山(海拔4942米)、长河坝、玉兔峰等景观,沿途沟谷开阔平坦,溪水潺潺,原始森林长满山岗,高山雪峰峥嵘突兀。

    蒋师傅一路介绍景点,不断地停车,让我照像。三锅庄在沟口附近的山上,据说:此地是拍摄五色山和双桥沟全景的好地,从双碉村有小路通往,须爬一段很陡的山坡,上去至少要半天时间,具体细节可向当地人打听。日月宝镜是一座造型独特的雪山,在阳光下反射着明镜一样光芒,它前面是五色山,据说:秋季傍晚,夕阳照射在山上,红、黄、绿多种色彩与后面的日月宝镜雪山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盆景滩:溪水、沙滩、枯树,远看就象一幅盆景的画卷;看着这么多形状各异的雪峰,让人欣喜若狂,但是停留的时间太短,陌生的景观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现在已记不起细微的相貌了,大概都有点名字反映的相形特征吧。
 
   在牛棚子附近的雪山老屋,蒋师傅介绍这儿住着他的亲戚,进去坐坐,饿了吃点东西。我要了一大碗鲜牦牛奶(3元/碗),还尝了尝锅盔(一种面粉做的、很厚的、烤制而成的、直径25-30厘米的发面饼,味道没什么特别的)。他们住的是木头石片搭建的房子,屋中间是烧火的坑,直接用直径30多厘米粗的整树烧火,上方用铁丝吊着水壶,昏黄的光线透过屋顶的几块玻璃(或塑料布)照射进黑暗的小屋,一家几口人都住在一个屋子里。

    15:30,我们到了沟尽头的一荒废的林场,地面许多天然的枯树象根雕一样伫立着,四周是高大的树林,上方是雪山,北面的雪山上有巨大的现代冰川带,不断向下涌动;东面是玉兔峰,西面是老鹰岩、牛心山。今天下午的双桥沟只有我一个游客。

    蒋师傅是旅游最早的受益者,早先开运货卡车,开发四姑娘山景区后,他自己买了微型面包车跑旅游拉客,跑一趟双桥沟,淡季100-150元,旺季200-400元,当然还有免票的收入,年收入4-5万元,已是日隆镇的富裕户了。他的心肠也很好,只要车中有空位子,途中遇见邻居、熟人,他都征求雇主同意,捎人家一段路。

    17:10我们出了沟,我与蒋师傅商定再加30元,直接去猫鼻梁。猫鼻梁位于从长坪沟口沿公路上行(巴朗山垭口方向)7公里,路边有一块平整的空地处即是,那有座小石碑,上面写着“猫鼻梁”。该处是拍摄四姑娘山日出日落全景的绝佳之处。包车上去,一般30-40元,司机全程陪同往返。

    17:40我们到了猫鼻梁,四姑娘山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光彩照人。白云在很快地飘动,我支起三角架,装上相机,好景瞬间即失,四姑娘山的幺妹峰的峰顶开始有一团云雾在缭绕,久久不去,象面纱一样遮挡在面前。从这个方向看四姑娘山,从左到右排列着么姑娘、三姑娘、二姑娘到大姑娘等山峰。大姑娘峰浑圆,藏人说是老了;二姑娘、三姑娘峰尖利挺拔,象征着蒸蒸日上;么姑娘峰高耸入云,挺拔秀美,在峰顶总是有股云雾环绕,就象面纱蒙着少女的脸。6250米的么姑娘峰可能是因为山体陡峭,东面是陡峭如刀削般的直立岩壁,西面南面是终年不化陡峭的积雪层;也可能是海拔不太高,冰雪层硬度不够,易崩塌等缘故,至今还没有人能登上去过,是座处女峰。太阳在一点一点向西落下,小风还挺冷,我在车里等候四姑娘山的日照金山景象,一直等到19:30,太阳落山了,也没看到日照金山的景象。看来季节不对,太阳在西北方向落下,光打在四姑娘山的侧背后,而不是正面,所以看不到日照金山的景象。只有收兵回多吉山庄。

    多吉山庄的老板则尔江还有租马的业务,我与他讲定:徒步长坪沟2天,租马、门票、带卧具200元(门票35元/人),明天一早出发,可以躲避门票。
    
    三、徒步长坪沟

    5月22日5:50,我与则尔江出发了,他牵着马,马驮着被褥,我背着相机和三角架。自长平沟口多吉山庄(公路左转弯处)向东走500米是金昆宾馆(正在建),穿过围墙小门,沿墙向上走到一条土路,向东20米,见一条山上流下的小溪,沿小溪向上走到一条土路(3-5米宽),一直向东走,路上有长青山寨,斯吉拉服务站可住宿(10-20元/人),再往东与沟大门进来的大路回合,再往东就是骑马上山的卡口(在喇嘛寺以西400米,有木楼客栈可住宿)。这段路上可以看到四姑娘山的全景。清晨的四姑娘山也是满动人的么。

    长坪沟全长29公里,峡谷平缓悠长,四姑娘山就坐落在沟内16公里处。景点依次是喇嘛寺遗址、头道坪、二道坪、枯树滩、龙洞、葱疙瘩坪、长坪艾窝雪山、下垓子、上垓子、两河口冰川、红石阵、木摞子、水大坝、擂鼓石(乌龟石)、鸡冠石、羊满台雪山、卡子沟、则尔邓布等;

    7:30到喇嘛寺遗址。过喇嘛寺遗址向东,沿石板路走,过一小桥向左转,拾阶而上,抬头只能看到幺妹峰了,山间浓雾四起,7:55到头道坪(有住家),河水在路左边轰轰作响,溪水时常从右边山上流过,两侧是枯枝腐叶,跨越一个个用树杆简易搭建的木桥,8:25到了二道坪,8:35到达枯树滩,这一段路没有风景看。通过原木搭的小桥,我登上两支水流围绕的沙滩,这有许多枯死的树木屹立在水中,不知是什么原因使这么多的树木枯死。8:45我继续走,9:00到龙洞,龙洞在对面的悬崖绝壁上,则尔江讲的龙洞故事,似是而非,没有留下什么印象。9:20到葱疙瘩坪,左侧崖壁上有飞流直下的炉耳沟瀑布,左前方有长坪艾窝雪山。9:30太阳出来了,我走的有点热了,9:50到下垓子,茂密的树林里阳光很难照射进来,到处都是枯枝腐叶,有处山上冰瀑流下的水结成厚厚的冰层带,10:06到达上垓子,这有住宿饮食点,旅游帐篷,10-20元/人,可讲价。日本登四姑娘山曾在此设立过大本营。这一路上到处都是参天的大树,遮天蔽日,地面长满青苔,树身上挂满絮网状的苔茸。

    我发现一个现象:不少直径80-100厘米粗的大树从根部折断,罪魁祸首是藏民习惯在树根部烧火所至。藏民在野外游牧,总是选择粗大的树木的根部来烧饭、取暖,时间长了,树根就烧成了一个黑大洞,树死后,根部腐朽斤不住整树的重量而折断,成为腐树。这样倒了的、没倒了的树木上百棵之多,真是可惜了。这可能是当地的藏民对这些天然资源并不在意,反正有的是,也不是自己家的,树死了就死了。若是他们家的私有财产,一定不会这么破坏、浪费。

    10:55到达两河口,这儿的水面宽8-10米,有座较大的木桥。左侧的雪山山峰上有大面积的冰川,被人称作两河口冰川。这有藏人开的小吃店(简易棚,仅可遮风挡雨),据说:两河口过桥,有一岔路通神山背后,那里的风景绝似阿里,且可拍四座雪峰,很少有人去过,需要翻山,要有向导带路,在好天气时轻装前往,来回6-8个小时。

    自两河口起,路开始不好走了,不是水流当道,要走独木桥(走不好有掉进湍急河水的危险),就是在巨石上翻上爬下。11:35到红石阵,在这一带沿水流两侧的石头上长满红色的苔藓,远看着的石头红红的一片,人们叫它:红石阵。这样的现象在四川的一些水气充分、寒冷、海拔高的山里都能看到,堪称奇观。12:00走到一处牛栏(沟里面放牧着300多头牦牛,怕牦牛跑了,而设木栏拦着),无路可走,只有翻越牛栏,再走5分钟,就到了木摞子。

    木摞子是片较大的草坡,水草丰富,放牧着许多牦牛。从木摞子在向里,空间豁然开阔,蓝天白云、雪山林立、蜿蜒的河水、大片的草地、处处红石滩(黄红色的石子散布在水湾里)、成群的牦牛和马,处处是风景。东面是羊满台雪山,西面是两河口雪山冰川,南侧的头顶上是幺妹峰的背面,所以到过木摞子的人都说:木摞子以后才是精华区,从木摞子至老鹰岩、羊满台、鸡冠石一带,越往里走风景越好,而且少有人至,完全一派原始风味。

    我们在牧牛人的牛棚子里,烧水冲方便面。这个牛棚子是用木板围成,屋顶只有一半用油毡遮盖,另一半露天,牧牛人就在地上铺着牦牛毡盖着毯子被子睡觉,极其简陋。今晚我们就在这儿住宿。

    13:05我们吃过饭,向沟里进发。这以后就没有路了,自己看着走。远处看着平整的、绿油油的草地,近看是被牦牛踩翻踩烂的、一踩一个水窝的沼泽。我们先沿着河边走,曲曲弯弯,每个水湾都有一片红石滩(黄红色的石子散布在水湾里),很是好看。对岸悠闲吃草的牦牛和马,在蓝天白云、雪山的映衬下,是多么富有诗意的画卷呀。

    14:00到水大坝,前行不久,河水横流,平地已断路,两块陆地衔接最窄处2米多宽,水已淹没了原来倒在这里作桥的树杆,它的一根树枝还翘出水面,藏人则尔江在5厘米粗的、富有弹性的树枝上,象玩杂技一样走了过去。这儿的水有半米深,走不好会掉到水里,在深山里弄得浑身湿透可不是好玩的。我放弃走水道,改走山道。所谓山道实际上在乱石和树木中穿行,这样可以迂回绕过泛滥的洼地。这儿往前除了牧牛人,很少有人走,风光原始、粗旷,许多牦牛、马踩过的小道交错,很容易有迷路的感觉,我跟在则尔江的身后,在灌树丛穿行。从大水坝后,路的起伏不大,海拔在3800-4100米,走路有些费劲。

    15:30到擂鼓石,擂鼓石又叫乌龟石,是几块几米高的巨石,远看象鼓或乌龟。这的地势开阔,水流纵横,到处是草垛子和沼泽,景色近似蛮荒。我们沿着山边往前走,走到羊满台雪山下,仰头可看见雪山和鸡冠石。鸡冠石实际上是羊满台雪山前山上的一块象鸡冠子形状的岩石,只有部分象鸡冠子形状,并没有鸡头,不知是什么人叫起来的。藏人的一些说法,很简单、原始,并没有多少形象或想象力,鸡冠石就是如此。长坪沟向左手方向向里延伸,依次是卡子沟、则尔邓布等,据说:从卡子沟爬上去,翻越雪山可到达理县的米亚罗地区。那一段没什么可看的风景,不去也罢。

    16:10我们往回返了,则尔江走在前面,我边走边拍照落在后面。下午多云少太阳,风力3-4级,离开了向导,我在灌树丛穿行,已找不到原来来的路,只有向着回去的方向走吧。走呀走呀,快到木摞子了,在一片平静水面上的一块大石头上,看到两个人在悠闲地坐着,一个是重庆人,一个是马夫,他们是下午到的木摞子,懒得往远处走,就在这儿坐着打发时光。18:10我们回到了牛棚子,今晚牛棚子可热闹了,一共8个人要挤在一起睡觉了(3个牧牛人、2个游客、2个马夫、1个采药人)。

    太阳渐渐落山,人们聚拢在牛棚子里,我吃完方便面,3个牧牛人和采药人开始做饭。我亲眼看到藏人是怎么做面片的了:他们先到河里提水,采回来野菜,用水和面,待水壶里的水烧开,把野菜掐成段,直接放进壶里煮熟,再将面抻成面片,一片片放进壶里煮熟,另外拿个勺子倒上食用油烧熟,浇倒装满面片和野菜的壶里,就大功告成了。每人在大碗里装满面片和野菜,放上食盐、味精搅和后,香甜美味地吃起来,看着是那样香呀。

    夜晚四处漆黑一片,牛棚子里烧着篝火,人们聚拢在四周,既取暖又照明。我们决定:明天早晨去爬背靠着的山,山上有四姑娘的饭桌,那能俯视拍摄木摞子的全景。一天的徒步跋涉,我感到很困倦,让则尔江铺床(牦牛毡和褥子),钻进睡袋睡了。半夜天下起雨来,油毡棚顶漏雨,我听到有人起来,挪动油毡块,经过几次尝试不漏雨了。黎明十分,雨下大了,棚顶的哔叭声将人吵醒,又有人起来堵漏。此后,我一直没睡着,7:10我先起床了。

    5月23日7:20雨停了,我走出牛棚子,空气真新鲜、清爽呵,四处都是湿漉漉的,不远处传来牦牛和马的叫声,云雾在半山腰飞过,人们陆续起床了。我担心木柴淋湿了,没法生火,但藏人胸有成竹地走向屋外的70-90公分粗的原木,原木表面湿了,而里面没湿,他用斧子劈开原木,将木片拿回来烧火,真的很有经验。

    8:10我和则尔江去爬山,这山坡是50-60度的斜坡,爬过高大的松树林,是灌木林,再往上是开着格桑花的针叶灌木丛,随着高度的上升,气候带的植被垂直分布非常鲜明。前面一片裸露黄土的地带,这是牦牛上下山踩的。雨后的山坡土质松软,大量的牦牛在陡坡上爬上爬下,踩烂了表面植被,形成这样几个月都无法复原的裸露黄土的地带。8:50我们爬到较好的位置(海拔4400米),这时太阳从山后的云层中露出,照到对面的半山腰,我支好三角架,装上相机,等候太阳照到河谷。这里能望见另一个山坡上的四姑娘的饭桌,藏人的说法缺乏形象力,四姑娘的饭桌只是一块岩石,怎么看都没有四姑娘的饭桌的感觉,太牵强了。云层很厚,太阳不大容易驱散云雾跳出来,幺妹峰遮在云雾里。我拍了一些俯视拍摄木摞子的全景照片,只是光线不太好。9:25我们开始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难,尤其是山底下30-50米一带淋了雨的枯枝腐叶,踩上去很滑,几次滑倒,幸好地面松软,没摔坏。9:45回到牛棚子吃方便面。

    10:30来了两个上海人,他们昨天住在上垓子。11:00天晴了,我们踏上了回程。那两个上海人也跟我们一同走。我常常看到可笑的事:一些人被人糊弄了,蒙在鼓里,还对人家千恩万谢。两个上海人不是有经验的驴子,光听从马夫的话(马夫是长坪山庄的老板,很狡诈,光说漂亮话),两天时间骑马走,第一天只到了上垓子,第二天才到木摞子,只看了看,照了张像就返回了,你说他们玩了什么。回去后,还千恩万谢地请马老板吃火锅,真是有意思。

    12:00在两河口遇见了七八个旅游团的人,13:40到枯树滩,这以后的旅游团的人渐多,我让则尔江牵着马前面走,不用等我,我背着相机和三角架随意地漫步。路上有返回的旅游团的游客,看着我背这么多东西,赞叹不已。15:00回到喇嘛寺遗址,太阳当头照,出汗比较多,在木楼客栈边上的小卖部买了罐红牛饮料,继续走。16:30回到多吉山庄。

    晚上我到附近的一家四川火锅店,好好地吃了顿火锅。这几天一直吃方便面,藏人都说要吃吐了,我感觉还可以,这比1977年我带着榨菜疙瘩和馒头翻山越岭穿越青城山时强多了,这算不了苦。我计划明天骑马去海子沟,租费100元(包含门票30元)。天下起小雨,不知明天会不会停?
    
    四、骑马海子沟

    5月24日昨夜的雨一直没停,5:00则尔江叫我起床,我出门看天还下着小雨,山笼罩在云雾中,这样的天气,既道路湿滑,而且看不清景色。虽然则尔江说没事,我还是决定休整一天,明天再去。下雨天是睡觉的天,我回房间继续睡觉。

    8:30起床,我吃过早饭,无事可做,打着雨伞去日隆镇上散步,从东走到西要花20分钟,唯一的网吧还没开门。我买了一套四姑娘山纪念明信片,想盖邮戳,长坪沟大门口处的邮政营业亭总是没人,后来我好不容易才盖上。我奉劝买四姑娘山纪念明信片的朋友,这的邮戳盖不盖都不重要,因为盖的邮戳是小金县的,而不是四姑娘山的(或日隆),日隆还没有设邮政所。

    10:00天晴了,那两个上海人也没去海子沟,我们一起去网吧。这的网吧4-5元/小时(会员4元,非会员5元),上了一个小时网,回去吃午饭。午饭后,我坐在晾台上,听着李娜的歌曲观山景,悠闲自得。下午又去上网吧,懒散得很呀。

    海子沟全长19.2公里,沟内有大海子、花海子、浮海、白海、蓝海、黄海等10多个高山湖泊,湖水清澈见底。因周围高山的保护,无鳞的远古鱼类因此保留下来,成为今天人们了解这块土地的活化石。

    晚上天又下起雨来,不知明天会不会停?
    5月25日6:00起床,天不下雨了,屋外路还是湿的,山上银装素裹都是雪。吃过早饭,6:45出发。我们沿着沟口一个变压器旁的一条小路上山,山坡上都是开放的杜鹃花(藏人叫羊国花),早晨花上挂着露水,看了着实令人喜爱。

    海子沟全是崎岖的山路,步行或骑马均可,其中:长坪村-锅庄坪3公里,全是上山的路;锅庄坪-金刚岭-老牛园子8公里,老牛园子-大海子2公里,大海子-花海子2公里,花海子-双海子8公里。

    7:30我们到了锅庄坪,满山是雪,云雾缭绕。过了锅庄坪,就是成片的类似针叶科的青冈树,这种树耐寒冷,海拔较低的青冈树长的较高,海拔较高的青冈树长的较矮,小路在青冈树中穿过。

    8:00山上树木上的雪开始溶化,我骑马在青冈树中穿行,树上冰雪碰落在身上溶化成水,很快衣服就湿了。我穿的防风夹衣不防水,裤子都湿透了,不得已我下马,在泥水里步行。8:45到金刚岭,9:30到老牛园子,在山谷平地上有日本登山者留下的营地,每年夏季日本人都要来登山。

    10:10天晴了,我们到了大海子,则尔江牵马在山半腰继续向前走,我要下到大海子,沿海子对面岸边绕过去。太阳出来了,地上的雪还没溶化,雪中的蓝色的虫草花、鹅黄色的鹿茸花显得分外娇艳、光彩夺目。我小心翼翼地往山下走,跨过一座小桥,走向大海子。大海子水面宽阔,东面远处是不知名的雪山,南面山坡上是郁郁葱葱的杉树,有座木板石片搭建的小屋冒着青烟,真是一幅诗情画意的原始风光画卷。我沿着大海子南岸边向东走,边走边拍照,尤其是鹅黄色的鹿茸花,花形象郁金香,花朵大,一棵开2-3朵花,由于阳光不充分,天气比较冷,鹿茸花大多没有绽放开。鹿茸花的数量比虫草花(低矮的灌木丛,小花、花多、茂密)少得多,很稀有。我走到海子东岸,看见一个藏族小伙子在大海子连接花海子的湍急河流中钓鱼,从水桶里钓到鱼的数量看这的鱼还真不少。高原湖泊生长着许多无鳞鱼,个长不大,很傻,容易捕捞,肉质细腻鲜美。

    11:20我开始独自向花海子进发,途中草地上到处是牦牛粪,其间长着许多开着蓝色花的草生植物,我忽然想起“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的名言,萌发了一个幽默的想法,信手拔了棵蓝花植物插在一堆新鲜的牛粪上,拍了张“一朵鲜花长在牛粪上”的创意照片,很开心呀。在河流的南边去花海子没有路(北面半山腰有马道),我在灌木林中穿行,12:00到达花海子(又叫娃娃海)。花海子远看是一片片湖水环绕的草甸子,水不深,一些黄鸭、白色不知名的大鸟在水中嬉戏,成群的牦牛和马在草甸子上吃草,湖边有处木板石片搭建的牛棚子,一派悠然安详的牧野风光。我爬到南面的山坡上去摄影,这的海拔估计有4500米,爬山很费劲。等雨季到来,湖水涨水后,不知花海子是什么样的景象。

    13:00我回到大海子的牛棚子,这儿住着则尔江的亲戚,我坐在篝火边,吃了罐八宝粥,休息,然后去海子边拍黄鸭。黄鸭是一种野鸭,栖息在高原湖泊,有4只黄鸭在水中嬉戏,我逐步向黄鸭靠近,黄鸭发现了我,游向南岸的水面,我用300毫米的长焦镜头还拍不到特写,还是太远了。

    14:00我们开始返回,一路上时常遇见松鼠穿路而过,一种叫八宝鸡的大鸟叫声响亮、很特别,林中时常回荡着八宝鸡的叫声,带领其他鸟,形成百鸟鸣叫的交响奏鸣曲。16:20回到锅庄坪,我让则尔江牵马回去,我在这里等候拍四姑娘山。锅庄坪是藏人举行节庆跳锅庄舞的地方,每年阴历初八,这儿都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天公不作美,阴天,浓雾遮住了山峰,没有散去的迹象,等到17:40也看不见四姑娘山,我只好收起相机、三角架,下山回家。

    18:10回到多吉山庄,去那家四川火锅店,好好地吃了顿牦牛肉火锅,麻、辣、香呀。今天海子沟只有我一个游客。海子沟附近还有许多高原海子,分布在许多岔沟里和山上,当地人也不常去,游客去的就更少,需要更多的时间。
    
    四姑娘山的旅行计划顺利地结束了,由于下雨,耽搁了一天。四姑娘山是我走过的值得留恋的地方,秋季应该更多彩、更美丽,三条沟各有特点,风格各不相同,用不同的旅行方式能增添更多的旅行感受和乐趣。再会了,四姑娘山!我会将美好的印象珍藏在记忆里,有朝一日还会来。让我们等待重逢的那一天吧,美丽的四姑娘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