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旅行札记 |
四、跨跃上虎跳
1月29日,我们7:30起床,8:00每人吃了碗鸡蛋面(5碗18元),8:30我们在中峡旅店(Tina’s)前合了张影,第一拨上山,朝着中途客栈(Halfway)方向行进(这条路叫哈巴小路,在哈巴雪山一侧而得名,也叫高路)。中峡旅店到中途客栈有8公里。先是有3公里的上坡路,途中的英文路标显明,例如:距Halfway还有XXX米,Halfway有好吃的食物、清洁的床等等。由于刚吃完饭,大家爬得很费劲,都都一马当先走在前面,邱林背得行李最多走在中间,铁磁有点不适走在最后。大家很快就脱掉外衣和帽子,依旧是气喘如牛。邱林不断地激励着大家:“坡路还有300米,爬坡还有300米!”,“看见上面的电线杆了吗?那就是顶端,距电线杆还有80米。还有最后80米,只有10秒跑的距离了,加把劲呵!”。呵,平时80米短跑要用10秒,现在在海拔近3000米的山上,至少要用10分钟。10:10终于到达了电线杆处,太阳还没从东面的山头升起,这是这条路的转折点,也是个风口,风有4-5级,我们赶紧穿上棉衣。这里向东可以看到远处朝阳下的雪山,向西和向下可以看到沿虎跳峡谷底蜿蜒流淌的金沙江,景色太美了。我支起三角架,装上相机(Canon eos5),用广角镜头(Canon /ef24-85)向东、向西、向下狂拍。以后的坡路比较和缓,过了一个弯,一处半山间长300-400米、宽1-2米的瀑布(山泉形成的)出现在眼前;再往前行,一处长300-400米、宽5-10米的瀑布出现在头顶上方;这时太阳从东南面玉龙山脉的山峰上露出来,万丈光芒照耀着峡谷,北面的哈巴雪山清晰可见。我沿路不断观光,不断地拍照。徒步虎跳峡,不走哈巴小路就看不到途中美景,然而要看到这些美景,就要付出艰苦的跋涉和汗水。11:00我们到达中途客栈(Halfway),冯老板不在家,冯老板的家人免费提供茶水,这有30多个床位,10元/人;这的食品价格很公道,听装可乐3元,红牛7元,酸奶4元;这有一个露天晾台,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观山景(北面是哈巴雪山);
根据行进的进度,我们修改了原计划,决定2天完成徒步虎跳峡,赶回丽江。去桥头(虎跳峡镇)有两种走法:第一种走法是中途客栈(Halfway)向西不远下到公路上,沿公路走到桥头,途中可以看一下上虎跳(旅游团队经常去的地方,绝大多数人说到过虎跳峡,就是指这儿);第二种走法是中途客栈(Halfway)向西走山路、过28道拐、诺余村,一直走到桥头(上虎跳远不及中虎跳,看了中虎跳就不用再看上虎跳。山路比公路费力难走,老外说徒步虎跳峡,是指这第二种走法)。
11:30为赶时间,我们没有留下吃午饭,背起行装接着走18公里的山路。自中途客栈(Halfway)向西叉路口多了,路标开始混乱(可能是一些客栈为引导徒步者去自己那儿,而设了不同的指引路标),这一段路途中没有什么可以圈点的风景,玉龙雪山的南面山势陡峭、朝阳,雪基本上都化了,景色远不如北面。太阳高照,气温升高,走路出汗多、体力消耗大,口渴得厉害。由此想到:冬季爬山都是如此,夏季爬山更可想而知了。从山上俯视上虎跳,停车场上停满了车,游人多如蚂蚁,这样的景点还是少去的好。走过不知多少道拐,途中遇到最多的是迎面过来的老外,其中许多背着全副装备。老外徒步虎跳峡,要挑最费力、最难的路线走,要用最快的速度走,似乎是在做体能测试,做体力、意志的锻炼;而有的国人在旅游中,怎么省力、怎么舒服,就怎么来。在诺余村,我看到一胖子雇了骡马队沿公路走虎跳峡,大概是慕名而来又不愿吃苦费力吧。我们笑他太腐败了(驴子的行话,指花钱奢侈),他一脸的不高兴。16:30我们到了诺余村,在一小店喝水休息,这里的可乐3元/听,梨子(一个有半斤多)4个/2元,农家很友善。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又上路了。路上遇到一些从桥头过来的徒步者,他们说:还有一个半小时就可到桥头了。在诺余村到桥头的路段,路标很少、不清楚、或没有,但这段路白天可以找村民问路。即使这样,我们遇到的三个老外还是走错了路,浪费了许多时间。我们加快了步子,终于在18:10到达桥头(虎跳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