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季冲奶“5大误区”

(2011-12-22 16:17:32)
标签:

奶粉

荷兰朵

昕宝

2011

育儿

分类: 育儿

听很多人说荷兰朵的奶粉非常好,上个月带昕宝回妈妈家没带奶粉,就换了他家的奶粉。但给昕冲泡奶粉的时候发现泡泡很多,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知道是不是正常现象。后来就电话咨询了荷兰朵官方的育儿热线说其实主要是因为荷兰朵奶粉含有丰富的乳清蛋白,就像新鲜鸡蛋搅拌也会产生泡泡,奶粉中蛋白质活性越强越容易产生泡泡,而且荷兰朵奶粉里又没有添加可以减少泡沫的物质,所以冲调的时候不要晃动奶瓶太厉害就会好些。推荐给我的同事妈咪也这么说还分享她私房经验就是可加一些母乳就没泡沫了。听到这些我也就放心了,后来冲奶时轻摇几下也就好了。不禁联想到这种类似的认识误区还蛮多的,加上现在冬天了,我也想分享下我平时积攒的一些经验:平时在冲调奶粉时的几大误区。

冬季冲奶“5大误区”




误区一:矿泉水含多种微量元素,冲奶粉很营养。

婴儿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23个月短期用矿泉水冲奶粉问题不会太突出,若长期这样喂养,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比如消化不良和便秘,毕竟矿泉水本身矿物质含量多又复杂,冲不好或起反作用。纯净水更不提倡哦,它已经失去了本可以从水中吸收的钙等微量物质呢。所以冲泡婴儿奶粉还是提倡用普通自来水,这些其实自来水烧开了凉到40-50度度最好了,现在冬天水凉得挺快,尽量不用矿泉水、纯净水。

 

误区二:冲调的时候把奶粉浓度调高,营养价值就越高。

奶粉冲泡过稀,会引起宝宝营养不良,这个道理大多数妈妈都知道。可还有不好妈妈会认为,宝宝吃奶量不多,不妨增加一些奶粉的量,浓度高一些,那么就算少吃一些,也没有问题。其实奶粉太浓也会对宝宝发育造成不良后果。我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好在儿科医生及时纠正才赶紧老老实实按建议配比来冲调奶粉。原来奶粉加得太多,奶粉中的钠离子得不到足够水来稀释,会对宝宝血管壁造成压力甚至微出血影响智力发育;尚处在发育阶段的婴儿肠胃可能因为无法承受这种负担,导致营养吸收不好,甚至出现拉肚子等问题。冬天了有的家长会不自觉得想大人们冬天都要吃饭多吃点储存热量御寒不自觉得想给宝宝的奶粉泡浓一点。其实完全没必要的哈。

 

误区三:开水温度很高,可以杀菌的,所以越热的水冲出来的奶粉越安全。

有的宝宝由于是奶奶或者婆婆照顾,对配方奶粉了解不多,直接用开水冲奶,冷了就热热再喂宝宝吃,反正觉得煮沸一次正好可以杀菌。其实是相当的不正确哦。开水的水温很高,冲调奶粉时,会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产生凝块,影响孩子的消化吸收。而且奶粉中某些对热不稳定的免疫活性物质特别容易被开水破坏了。造成好端端花了大把钞票却没得到预期的效果的遗憾。前面讲了泡奶的水最适宜的温度是40~50,不能用较烫的水泡了之后,等它冷却的。另外宝宝喝反复煮沸的奶粉,因其某些营养物质的结构遭破坏而营养吸收效果也大打折扣。

 

误区四:冲奶粉时先倒奶粉再加水。不考虑冲调时的精准度。

以前我曾一度为这个问题和婆婆讨论过很久,当时还没那么聪明要向度娘向网妈求教,现在总算整明白了,冲调婴儿奶粉浓度要精确,如果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浓了;先加水,后加奶粉,会涨出一些,浓度合宜。婴儿吃偏浓的奶,小胃肠难以消化,小肾脏的排泄能力也难以承受。

 

误区五:把冲调好的奶粉放在温奶器中,要吃时再拿出来,省时还省心。

这冬日的晚上你困得死去活来而宝宝却饿得嗷嗷叫的时候,很多妈妈真心的不想起床抖抖索索地再冲一次奶,而且就算孩子爸为了体恤孩子妈自觉主动得起床冲奶,也得担心他那笨手笨脚的技术。于是这样一个误区就诞生了:睡觉前妈妈把冲调好的奶粉放在温奶器中,等到宝宝晚上要吃奶时,再拿出来给宝宝吃。这样做虽省力,但不得不说有欠妥当。 泡好的奶粉在未吃过的情况下,常温存放不能超过2小时(温奶器里的温度一定是超过常温的),若放在冰箱冷藏,则不能超过24小时。若吃过了有剩的,就应该丢弃,不能再吃的。 所以宝妈们还是换一招儿吧:睡觉前把热水倒到奶瓶里放进保温杯,把奶粉放一个小盒子里,夜里起来直接冲了摇2下就OK拉。

 

     其实这些错误,有的妈妈已经犯过,有的妈妈正在犯,或者还没开始犯,我只是班门弄斧,整理了我血泪教训的以上几点,以供宝妈宝爸们防微杜渐。喂养的过程是艰难滴,但前途是光明滴,因为俺们网妈的力量是伟大滴,当看到我们辛苦养育的宝宝健康成长的那种欣慰那种幸福感可是什么都不能替代的哦!还有没有妈妈们有其他的误区提醒的,欢迎补充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