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之大名,早在读师范的时候就有所耳闻,也“装模作样”翻过他的著作,奈何那时年少轻狂,也没有经过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实践经验,所以书读则读了,但大多如流水浮痕,并未在心头留下深刻的印记。参加工作之后,曾听多位前辈提起这位中国教育史上的传奇式人物——魏书生,听说过他神奇的六步教学法,但总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一直迟迟没有认真系统的研读一下魏书生老师的著作。
这次因要担任班主任,暑假里我取出这本在书柜里寂寞很久的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细细研读起来。正如该书介绍中所说:“这本书通俗、生动、吸引人,让人颌首称赞、津津乐道,读后令人胸怀宽广、观念更新,精神振奋”。确实,魏书生的著作,语言虽然质朴,但优美自然,娓娓道来,读来如浴春风,同时又直触你心灵的最深处,带来强烈的震撼与感动。原来班主任可以这样当的!瞻仰先生的巍峨丰碑,敬佩之余,我开始深深的审察反省自我,感觉曾经的我是那么的不成熟,曾经做过的那么多事其实可以做的更好、更有成效。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以下几点,尤让我感悟至深:
一、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科学,这两个词语,我们太熟悉了,以至到熟视无睹的地步。虽然我们口头经常也在喊“民主”、“科学”,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我们很多教师还是没有走下“神坛”,仍然以“固守”的心态,勉强维持着所谓班主任的“权威”,班主任一手操办班级事务,不敢放权给学生,生怕学生出差错、出纰漏,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随意性太强,有太多不民主、不科学的做法。
你看,魏书生说得多好啊:“所谓民主,就是班级的事情大家办,大家的事情大家说了算,就是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满怀善良仁爱之心,平待善待班级每位同学,坚信每位同学心灵深处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那里面有日月星辰、江河山川、花鸟草虫,真善美、假恶丑、积极乐观进取、消极悲观懒惰并存。”
在以前,我也常以命令式的口气指派学生做这做那,从魏书生那里,我学会了和学生“商量”着办事。班里要收取一些班费,用以购买水票等日常用品。以前,我一般只是说明一下收费原因,然后指定某位同学负责收费,常有少数同学交班费时显得不情不愿。这一次,我采用了魏老师“商量”的法宝,和同学们商量是否该收班费,该收多少。结果全班一致同意交十元班费,几分钟不到,就把班费收齐了。商量,蕴涵着民主的光芒。
关于科学,魏书生说:“所谓科学,就是按规律办事情。按照班级管理规律,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制度应该是无时不在的。”“制度应该是无处不有的。”“制度应该是铁面无情、坚持不变而又通情达理、不断创新的。”我明白制度的重要性,往往在开学伊始就制定了一系列班规班纪,但发现,作为班主任我在执行班规的过程中,有时过于死板,不懂得变通,而且,常常把教师的权威凌驾于“班规”之上,没有持之以恒的贯彻班规……。看来,我们确实要像魏书生一样,“说了算、定了干、不怕慢、只怕站,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真正把班级管理带上“科学与民主”的轨道。
二、条条大路通罗马
“All
Roads lead to
Rome”,这句话对于我这位英语老师来说,自然也是熟悉不过。但说过千遍,我却没有真正领略它的精髓,也没有意识到对于教育事业来说,这句话是如此“好用”、“有效”。而魏书生,却将“条条大路通罗马”演绎的出神入化。
魏书生经常告诫他的学生,“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件事都有100种做法”。“‘条条大路通罗马’这种思维方式,不至于使人钻牛角尖,容易使人变得开朗、乐观、豁达”。“运用某种方法没做好,无须懊悔,无须烦恼,再换一种就是了。”“运用某种方法挺好,也无须骄傲,无须固步自封,因为事物在发展,方法在更新,我们目前运用的方法绝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应该不断研究、探索、再往前去寻求更好、更科学的方法。”这些话读上去那么质朴,却都说到点子上,说到人的心坎里去了。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应鼓励他们运用创新思维、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寻找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啊?“条条大路通罗马”,面对问题,不要胆怯、不要害怕,多动动脑筋,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尝试教育改革的时候,无须前怕狼、后怕虎,不妨多多尝试,效果不好,及时纠正改善就是了。魏书生的话让我豁然开朗,在处理问题时,更加游刃有余,应付自如。
三、提高学习效率
魏书生非常注重提高学习效率。我们每个老师当然也知道效率的重要性,也经常鼓励学生要提高效率。但是光喊口号一点也没有用,魏书生把“提高学习效率”从一句空话成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首先他在思想他帮助学生培养效率感,向学生讲解提高效率的方法,如要有科学支配时间的计划、高校运用、精确计算、迅速改进等;其次,他富有创意的开展一系列培养效率感的活动,如“高效学习日”、“一分钟竞赛”、“考前独来独往”、“利用时间余料”等,让学生真正行动起来,提高效率,并享受高效率带来的成就感。
魏书生的做法让我感到惭愧。我也经常督促同学们要提高效率,也曾给他们传授过提高效率的方法。但细想之下,我的督促至多让学生在短期内有所觉悟,却缺乏长效机制,学生认真了一阵,没过多久,很快就懈怠下来。看来,我也要好好动一番脑筋,针对我们班学生的情况,制定一系列措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习效率。
四、好老师是怎样炼成的?
读《班主任工作漫谈》的时候,一方面我对魏书生老师敬佩不已,另一方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好老师是怎样炼成的?是什么使这样一个生活在大东北、下过乡,进过工厂,28岁才当上中学老师的人很快成为教育界的领军式人物?他的那么多教育智慧来自于哪里?他的文思如何会如泉涌流,思辨无障?他怎么会具有如此崇高的思想、如此充沛的精力,如此忘我的境界?
在魏书生身上,我读到了“坚韧”两个字:做任何事情,都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在魏书生身上,我看到了人性光辉的闪耀: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事业;在魏书生身上,我体会到知识就是力量、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书对于好老师的成长起着太关键的作用。从魏书生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富有哲理与思辨力的话语、妙思迭出的点子里,可以看出魏书生必定涉猎广泛,胸中自有丘壑万千。
大凡要成就一番事业者,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品格。张艺谋在谈到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秘诀时说到:“陕西人就是这样,质朴、倔强、低调地执着和坚持。”世间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好老师必须具备坚韧的品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魏书生那么多源源不断的新点子,新注意也不是天然形成的,其实,也是博览群书,多年积淀领悟的结果。魏书生多次提到那些让他受益匪浅的书,如《辨证唯物主义纲要》、《哲学讲义》、《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和技巧》、《教室游戏》等。书籍让强者更强。一名好老师善于从书籍中吸收养分,润泽教育素养、提高教育技能,给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班主任工作漫谈》聚集了魏书生老师多年来的教育实践经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故事性和操作性,确实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这本书我以后还要经常研究,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养分和精神力量。我也要向魏书生这样的好老师学习,坚忍不拔,低调做事,全心投入,博览群书,争取早日成长为优秀的班主任老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