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更像太极拳(十):力量的源泉
(2014-10-26 18:58:36)
标签:
太极拳乒乓球力于于跟形于手指 |
分类: 龙城内家拳企鹅步核心技术 |
乒乓球更像太极拳(十)
——力量的源泉
龙城飞将 旭日东升
关于乒乓球与太极拳的关系,已经写了九篇[1],现在写第十篇。这篇主要讲力量的源泉。
近来去学了三次乒乓球,每次的时间是1.5至2个小时。老师教得仔细,作为学生的我学得也认真。老师是一个知天命的年龄才开始接触乒乓球的业余乒乓球高手,学生却是个几十年前上小学时拿着拍在学校的水泥乒乓球球台上和同学们在嬉笑玩乐中玩过几次,根本没有正规训练过的外行。现在老师给学生评价是学得快。学生自己心中窃喜,暗自感觉自己的太极拳理论用于乒乓球的学习确实是有成效的,自己关太极拳内劲是运动规律的理论得到了验证。
我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练习,同时内心思考着怎样把我的企鹅步结合进来。这么结合,老师觉得很满意,觉得我学习很上心,进步很快。老师这样鼓励,我自己也很有信心。
击球,其实每一个动作都在用力。即使说不用力的情况下,实际上也有力运用起来。太极拳运动,实际上也是每一个动作都有一定的力。太极拳的运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化劲,用的力小。另一种是发劲,用的力大。我就用太极拳的这个观点去接纳乒乓球运动。
老师开始教我的时候,首先告诉我站好接球的姿势。球过来时则挥手击球。这样就是突击了手、手臂的力量,突击大臂、小臂之边动关系。而我一面接受这个方法,一面则是用太极拳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力生于跟,形于手指”,在乒乓球运动中,和太极拳使用兵器一样,是形于球拍。为此,我也从网上看了一些乒乓球教练的视频,也是强调手臂去击球。这样看,这种理念下力量的根源在手臂。而我们的理解则有所不同,我们理解力量的根源在腰腿上。我们击球不是挥手,而是腿的重心转换带动手臂,从而迎击乒乓球。
在老师给我的喂球训练中,这两种理论的意义就开始显露了。老师说我进步快,我实际上是用这些理论作为老师对我教学的补充。在我们对打的过程中,有一些球击打过去质量挺好,老师直表扬,有次我们俩对练到30多板。实际上,老师夸我打得好球的时候正是我运动我们力生于跟的理论进行实践的时候。由此我坚信,力生于根的道理运用于太极拳也一定是有效的。随着我今后再练球的时候再看这个道理是不是仍然存在。
我把把太极拳力生于根,形于手指的理论用于书法和乒乓球,屡试不爽。其实,其运动的原理是一样的,内家拳用内劲这个词,乒乓球运动则用协调、不僵来指代。我们观察有的乒乓球运动员,若他们学习了我们的太极拳内劲,也一定能够再提高其运动水平,因为我从他们的照片上看到了僵劲。
2014/10/26
[1] 乒乓球更像太极拳(一)——乒乓球的要领与太极拳的身法要求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b1c950102v4q5.html。
乒乓球更像太极拳(二)——乒乓球的步法与太极拳的企鹅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b1c950102v4ry.html。
乒乓球更像太极拳(三)——太极拳的“桩”与乒乓球的固定动作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b1c950102v4s9.html。
乒乓球更像太极拳(四)——乒乓球运动中的速度、反应、体力、脑力与太极推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b1c950102v4sj.html。
乒乓球更像太极拳(五)——乒乓球击打与太极拳推手在接触点的秘密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b1c950102v4sk.html。
乒乓球更像太极拳(六)——乒乓球与太极拳运动中的发劲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b1c950102v4u6.html。
乒乓球更像太极拳(七)——关于太极拳与乒乓球的对话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4b1c950102v3mr.html。
乒乓球更像太极拳(八)——武术不敌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