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传统武术的神话

(2014-07-23 01:36:09)
标签:

后发先至

以静制动

以慢制快

分类: 龙城内家拳企鹅步核心技术

中国传统武术的神话

龙城飞将 旭日东升

 

    中国传统武术的许多门派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强调后发先至,后发制人,以慢制快,以静制动。还有彼不动,我不动。彼一动,我先动。

 

我们年轻时学武术,老师就是这么教的。对此,我们几十年没有怀疑过。但是现在可以思考一下这种战术的合理性。这些理念都是我们在小时候学长拳的时候老师讲的,现在太极拳也讲这个。现在我们可以问,后发如何先至?彼不动,我不动,彼一动,我先动,怎么可以做到?

 

     一种说法是,后发先至,是对方出拳打来,已方出手拦截。对方被已方控制,已方再进攻。这就是后发先至。其实,这是混淆了概念。

 

对方出手,这是动作一。已方判断对方出手的方向与速度,这是动作二。已方出手拦截,这是动作三。若拦截成功,双方瞬间在劲路上相碰。此时,若对方被拦截后劲僵了,已方再出手攻击对方,这是动作四。

 

以上是情况一。现在讲情况二。若双方接手时没有控制到对方的劲路,反被对方控制了劲路,对方接下来就是第二次进攻。此时自己的手臂还悬在半空,对方则毫无遮挡地进行了第二次进攻。此时对方的进攻是非常有效率的,没有任何阻拦的。

 

现在讲情况三。若对方速度快,在已方定睛观察、反应、判断对方的方向、速度、力度的时间里对方的拳头已经打到了自己的脸上,当场就被KO了,还到哪里去谈什么后发先至,以慢制动?

 

情况三中还有一种类型,就是对方速度快,自己速度慢,还要傻乎乎牢记着后发先至的教条,对方出拳没等已方开始反应,已经应声倒地了。

   

再说彼不动,我不动,彼一动,我先动,怎么可能做到。若双方在友好的切磋,当然有可能做到。但在竞技场上,人家一动拳头已经过来了,就是上面分析过的情况。你此时再动,显然从时间的顺序来说已经慢了两个节拍。其一是看到对方动,对方出拳。其二是判断对方的方向、速度、力度。此时再出拳,早就是黄瓜菜也凉了。

 

    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可能先动?你怎么可能快过对方?若你比对方快,那就不是中国武术所标榜的以慢制动了。若你本来的出拳就比对方快,或者你的体力比对方大,那就不是以弱胜强,而是以强凌弱了。

 

所以,弱者与强者对阵时若牢记老师的训令,后发先至,以慢制快,以静制动,在不配合的推手中一定不会赢。在激烈的对抗赛中一定会被打得头破血流。

 

话说到这里,恰好有朋友问:这么说太极拳是先发先至,以快制慢,以动制静?这不矛盾吗?

 

这种提问实质上也就是一种回答了。是的。太极拳也是拳。永远脱离不了力大打力小,快打慢的原理。若你力小,就一定要快。若力气弱小,速度又慢,一定会被打个落花流水。

有朋友开始怀疑我这种观点:这还叫内家拳吗?直接练散打,岂不快哉。

事实上,在我的观念中,散打和内家拳,有不解之缘。我关于内家拳的观点,和别人的不同。最符合运动规律的拳,是内家拳因素最多的拳,而不在乎名称上怎么叫。

 

2014/7/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