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出拳速度
(2014-07-22 14:49:34)
标签:
太极拳泰拳拳击出拳速度出拳力量 |
分类: 龙城内家拳企鹅步核心技术 |
太极拳的出拳速度
龙城飞将 旭日东升
著名通背拳名家、拳击教练、搏击专家、国家高级教练马运芳[1]指出,传统武术在源远流长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夹杂着江湖陋习和糟粕,不科学的练习方法及一些社会原因和影响等等,造成现在传统武术脱离技击主线,失去了武术灵魂的状况。有的为了追求门派拳种的完美,无论在套路上或动作的名称上都冠以附有文化特色的形象字意,并在理论上牵强的套用了一些与技击无关的理论及玄学,造成了传统武术的神秘现象,使后学者一头雾水,也给一些大师创造了骗人的条件。保守、固步自封、论资排辈、大谈正宗、抱残守缺、不交流、自我标榜等陋习无处不在,给传统武术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正是这种陋习使得中国武术搏击能力不强,养生功能也最多是马马地。
我们现在来研究太极拳应有的武术功能。
既然太极拳是至高无尚的格斗术,它凭什么取胜?靠招?显然是错误的。内家拳与外家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内家拳在格斗时是要控制对方的劲路。然而我们的太极拳为了迎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数字游戏,恰巧把太极拳的一个“掤劲”膨胀成为“八个劲”,把手上的搏击方向的动作塞到劲的范畴。如果这个“八劲”说能成立,那还有膝、脚、臀等都可以打人,为什么不列入太极拳的“劲”,难道太极拳只上是手上的功夫,腿脚没有用场?有的武术曾有浑身十四打之说,也许多种武术把头、肩、肘、小臂、腕、拳、指、腰胯、膝、脚、臀等都可以成为击打的武器,其中头和臀是一个,而其它部件都是双数,加起来浑身可以有二十件武器抗击敌人,岂不是可以讲太极有“二十个劲”?而且,在对方快速猛烈的攻击之下,你再有什么招也是没用的。此时,再强调什么控制劲路,以慢制动,只有等着挨打的份。
武术有个原则,千招可破,唯快不破。这恐怕是各门武术的共识。但也有一门武术来为自己辩护了,说什么“我们武术要以慢制快,以静制动。
说得是很好听,能做到吗?
人家拳快,你的拳慢,人家一拳打来,早把你打飞了,你这拳无论怎么神,也是没用的了,还有什么话可以在武林中讲?
今天看一段视频[2],讲一个女拳手,苏斯.肯提吉安。此人在拳击界被誉为神拳手,连续三年蝉联拳击世界冠军。她的出拳速度达到每秒13米,出拳频率每分钟400次,比著名的拳击运动员阿里的出拳速度是200毫秒,她的出拳速度比阿里还快1/3。她出拳速度之快快到普通摄像机捕捉不到,拍不清楚,只有用每秒钟1000帧的高速摄像机才可以拍得清楚。要知道,我们人的肉眼可见连续的画幅是每秒钟24幅,超过24幅人的肉眼就看不清了,就看成是连续的动作了。
我在视频上看了她训练的画面,我感觉到,和我前几天讲到的泰拳一样,她的速度快实际上是动作最符合太极拳运动原理,虽然西方人并不懂何为太极拳,但他们懂得运动规律。所以我们说,太极拳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的传统文化,恪守着所谓的数字游戏,老师的传承,念着一些身法却是十年也不明白。另一种是寻找运动规律,认为最好的太极拳,最科学的太极拳,或者说真正的太极拳就是最符合运动规律的太极拳,不论它出自哪个拳种,哪个门派。
苏斯说她在竞技比赛时完全没有多考虑,不多想,所有的动作全是凭着感觉,只是要快。如果她着着某个动作怎么做,或者某一记出拳要加力,她就可能慢下速度来,被比赛的对手接住出拳。不这样想,对方一般都会败倒在她的速度快拳之下。
所以,符合太极拳运动原理,出拳应该是最快的。若出拳不快,或者是体力不支,或者是身法没练好,根本不懂内劲,只能在这些上面找原因,不要拿什么“以慢制快”来蒙骗别人,蒙骗自己。
所以说,作为武术,出拳不快的,一定不是真正的太极拳。
201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