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
(2013-03-17 22:05:26)分类: 龙城内家拳企鹅步核心技术 |
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
龙城飞将 旭日东升
我没有专门研究过,经朋友提问,我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我猜想,原因是不是这样的:
一,动作不熟练时一般要慢一点。一开始就刚猛地发力,容易伤到自己,还不容易出功夫,所以慢而柔是找到了练习的方法。二是慢练,可以增长腿部的肌肉能力,相对于快练而言更快地出功夫。慢是快的前提,有慢才有快。实际上,慢练而长了功夫,才能在不配合推手或散手是适应对方的快速度。
从形意拳的理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种练法是找到了一种更为科学快捷的出功夫的方法。就形意拳而言,一般的观点是,由明劲到暗劲,或者由刚劲到柔劲。慢练实际上就是直接从柔劲或者暗劲入手,直接跨过刚劲或明劲的阶段,减少走弯路的时间。
一般给人的感觉是,杨式拳是匀速的,陈式拳是有快有慢的。对此,我的观点是,陈式拳也可以打成慢的,杨式拳也可以打成快慢相间的。这两种练法实际上是体现了打拳人对拳的理念,当然也体现了创拳人、教拳人的理念。曾有朋友问我,哪种拳养生。我回答说,哪种拳都养生,若你练得对,速度不很快,蹲得不很低。哪种拳都伤身体,若你蹲得过低超过了膝关节对身体重量的负荷能力,速度过快超过了心血管的供血能力和气管的供氧能力,动作太剧烈超出的人体匀速运动从而体现的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
所以,若单纯地进行养生,随便哪种拳都可以,站高,匀速,不快,腿动而不是手动,就可以达到目的。若是武术,本来其原理和养生是一样的,都是内劲。但追求武术过于痴迷,则不一定利于养生。因为忽快忽慢,忽高忽低,超过人体的正常负荷,毫无节制地发劲,一定是对于人体的心脑、血管、循环、新陈代谢、骨骼等有损伤,不利于养生的。有些太极拳名师寿命并不很长,就说明了这一点。
2013-3-17
关于我们的理念,请参阅下面的文章:
1.
2.
3.
龙城飞将: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法学博士。喜欢思考政治、法律以及经济等问题,爱好太极拳与书法。现在深圳某公司从事企业管理工作。
旭日东升:大学本科毕业,长期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爱好太极拳和书法。与龙城飞将在太极拳的道路上一起走过漫长的探索之路,颇有心得。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949779402_0_1.html。
欢迎加入《太极内功养生》(214328429)。
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朋友请同时加入《太极内功与养生—东北》(280815799)。
华东六省市(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江西、福建、安徽)朋友请同时加入《太极内功与养生—华东》(221417695)
华北五省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朋友请同时加入《太极内功与养生—华北》(299102113)
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朋友请同时加入《太极内功与养生—华北》(299103203)
西南五省区(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朋友请同时加入《太极内功与养生—西南》(299105199)
中南六省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朋友请同时加入《太极内功与养生—中南》(132866901)
港澳台及海外朋友朋友请同时加入《太极内功与养生—海外》(298446957)
欢迎注册微博,加入新浪微群《太极内劲与养生(1967062)》。
龙城飞将的综合博客,《龙城飞将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430985877_0_1.html。
作者研究太极拳内劲与养生的文章,《龙城飞将论太极》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2620048240_0_1.html。
新入门的朋友请参阅《龙城飞将论太极入门与养生》: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3156079842_0_1.html。
内家拳内劲研究文章阅读指引: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