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平安 心头永远的痛
(2009-07-10 11:07:28)
标签:
股票 |
2008年,或许是我账户上给券商交手续费最少的一年:1月8日左右全仓买进了中国平安(601318)后,除了把中国平安的分红拿出来旅游外,就基本没动过了。买进后的后两天,是我账户上历史最高峰的时刻,超过200万。那时我买进最简单的想法是,做中国平安的反弹,赚10到20点之间走人。1月11日,中国平安涨得很不错,最高上到108元。收盘复盘时,我发现中国太保居然收出了一条上影线,当时感觉不妙,第二天,中国平安也收出一条上影线,直觉告诉自己,要走了。但始终有侥幸心理在作怪:一是未达到自己目标价、二是未破5日均线、三是这一天的量太小了,小得让我侥幸地继续憧憬平安第二天会以阳线覆盖这一条上影线。但是,我始终保持警惕,因为第二天要下乡,我甚至在同学QQ群上警告跟我一起买进的同学:跌破104元马上清仓走人!
中国平安接下来时间里的表现,全国股民都知道怎么回事了。 “ 融资门事件 ” 的出现,让它的股价比吃了泄药还泄得快。我不知道当时我为何对中国平安没有任何的动作与反应,这与我之前的操作风格格格不入。每一次的买进我都有两个价:一是买进价、二是止损价。那时我手头上已有5个账户操作:妈、姐、老婆加上自己,还有一个很要好的同事。那时,同事给了我6万块操作,与我同样的成本价。后来,中国平安跌到70元时,他打进了10万让我买进摊低了成本,当时,中国平安融资股东大会通过后的涨停其实他完全有机会解套,但我期望帮他赚多一点而错过了这一最好的机会。其实,现在才想起来,当时平安我没斩仓的其中一点根本原因,就是我不想我的同事第一次操作就亏钱,这会让我很没面子。要知道,当时,我在许多同事眼中都是股神呀。这让我吸取了两点教训:一、不要帮除了自己亲人外的任何人操作,心理负担重,往往好心办坏事;二、投机也好,投资也罢,要放下面子,要把所谓的自尊心丢得远远的,这市场不会理会你的面子或者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