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头受气”的企业难有长期的超额回报

(2009-03-03 20:21:01)
标签:

财经

分类: 行业分析

企业短期的收益下滑或者飙涨是最能忽悠初级投资者的。

这些投资者从混沌状态开始关注企业的基本面(不关注企业基本面、进行股票买卖的,基本上都是纯粹的投机者),但投资者要对行业、企业进行深入的了解、从长期的角度看问题;如果投资者一直停留在追寻企业的短期高业绩、高送转的状态,被企业短期业绩或行为欺骗的可能性很大。往往以为企业的今天的爆发性业绩也会在未来继续延续;反之,也会认为企业的业绩下滑往往会长期继续持续下去。

努力避免失败比一味的追求成功更重要,我们需要分析企业的长期特征。对于“两头受气”的行业或企业,我们要提高警惕,尽量回避。

 

什么样的企业是“两头受气”的企业呢?情况有多种。

“前头受气”一般有这么几种:

(1)占生产成本大部分的原材料价格不受自己控制,并且变化很大;

(2)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

(3)资金密集型,企业要保持运转,必须不断的进行大额的再投入。

“后头受气”一般有这么几种:

(1)政府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价格进行严格管制,产品成本上涨时,不能及时转嫁给消费者;

(2)产品或服务基本是无差异的,没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品牌影响力很小,竞争激烈;

(3)受经济周期影响巨大,市场需求下降,难以及时退出。

应该还有其他的情况。还是针对上述情况举几个例子。

1、火电企业

火电企业70%以上的成本是煤炭的采购成本,总体生产成本严重受煤炭价格的变化的影响,且火电企业并不能控制煤炭的价格。虽然我国目前的煤炭价格并没有完全市场化,但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国内煤炭价格随者国际煤炭价格的变化、供需关系的变化等,火电企业与煤矿公司签订长期供煤合同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煤炭价格变化很大,比如07年、08年上半年煤炭价格疯长,直接致使火电企业巨额亏损。

另外,火电企业提供的产品,属于影响社会生活的基础产品,完全不市场化,价格受到严格的限制,并且通过听证会提价非常困难。企业效益受到影响时,政府倾向于成本由企业自己消化,实在不成就给你补贴。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投资者不会得到长期的高回报。

2、中国石化

中国石化的产品如果没有基本不受政府管制的化工产品,基本跟火电企业所处的状态差不多:投入物是市场化的,而成品油价格是受到严格的政府价格管制的。企业可能获得一定时期内的高收益,比如国际原油价格处于地位,而国内成品油价较高,但这不是常态。另外,中国石化的生产的化工产品也不会长期处在高利润的状态,整体市场竞争处在激烈的状态。

中国石油由于拥有大量的油田,影响收益重要的一方面是原油的开采量、开采成本等,与中国石化不完全相同,但成品油价格受管制的情况,对其长期收益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3、航空公司

巴菲特基本把航空行业作为最糟糕的行业,这个行业难以取得好的收益,并对资本投入具有贪婪的需求。

航空公司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投入巨大,并且日后同样面临者高昂的运营成本。但航空公司提供的产品基本是无差异,就是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外一个地方,消费者往往不会因为喜欢某个航空公司品牌、服务等,而原意为此付出太多的成本,各航空公司的机票打折后价格都差不多。另外,航空公司运营的固定成本巨大、边际成本基本为零,一个飞机上多载一个乘客成本基本为零,但少载一个乘客就会少一定的运营收入。所以当淡季或者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航空公司运输能力一般难以退出,为了抢夺客户,必然进行不计成本的机票打折。行业整体亏损,难以避免。

4、钢铁等冶炼行业

我国是个缺铁的国家,一大部分铁矿石都是进口的。很多钢铁公司基本上没有自己铁矿,基本集中在几个大的国际矿业巨头手中。钢铁公司对铁矿石的进口价格没有多少谈判力,价格波动很大;另外,炼钢用的煤炭价格变化也很大。另外,生产的钢铁完全是无差异的,我们好像没有听说过某某牌的钢或铁,各家企业产品的价格基本一致,谁也难以取得长期的高额收益。特别的问题是,原材料的投入和产品的推向市场,往往有一定的时间差,经常出现高价买矿石、低价买钢铁的情况。当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波动很大,普通投资者难以把握。

同样,铝业冶炼公司、锌业冶炼公司等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短期的暴利是存在的,但往往会被某些年份的低收益或者巨额亏损抹平,只能取得普通的回报,除非有企业长期占有重要的垄断地位。

5、纺织类行业

巴菲特把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公司列为自己最为失败投资之一,最后还是把纺织业务关门大吉。并总结经验教训:资金密集型或者劳动密集型行业,提供的是无差异的产品,在市场需求不能长期增长的情况下,注定不会有好的收益。

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对这个行业来说,起绝对作用的不是技术、甚至不是管理,而是劳动力成本。因为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或地区具有绝对优势。另外,生产的产品多为半成品,不直接面对客户,难以形成品牌,比如消费者去买衣服可能关注是雅戈尔、七匹狼或者是其他的,但不会问这些衣服的用的什么牌子的布,用手摸摸布料就不错了。中国的纺织业目前仍具有一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原材料价格优势等),并且中国的农村劳动力的规模还很大,短期内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速度不会太快。但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出口价格优势也正在逐步被削弱,影响有多大,还难以判断。另外,没有分析像印度、越南、非洲等地的劳动成本到底比中国低多少?如果差别巨大的话,未来我国的纺织业也将会受到大的挑战。

6、造纸类行业

造纸类也具有资金密集型企业的特征。产品差异化的程度较低,且不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品牌影响力很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