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点的冲突
文:希妈
随着孩子年纪、知识两方面增长,对于作文指导由原来的“接受”模式,转化为“拒听”模式。一时间,我很是郁闷:就像我准备了一大桌子营养大餐,她却一口都不尝吃。
她拒绝的理由是:你所说的,是你想到的,是你的思路,而不是我的,所以我不能用……
这理由似曾耳朵熟:妈妈,我不能听你讲数学题,那是你的思路,我自己没想出来,如果听了你的,就是我抄袭了你的思路,那样题就不算是我做出来的。我听过不少妈妈抱怨孩子不让其讲数学题。
想到这个,好像明白点:作文原来与数学题一样有思路的,思路中有灵感,想象力,有文风,更有技巧。
想到数学,我想到了点拨,高水平的老师在关键地方轻轻一“点拨”学生就恍然大悟。作文也一样,我不应该全盘皆指,我要学会“点拨”。
某天,孩子写了个书本抢楼记,她把那些书写成个淘气而占强的孩子,仅此而已,我说她只写了抢楼的过程就结束了,她说就是这样,她原本就是这样想的,所以就这样写了。我提出:你没有说清书为何要抢楼,书抢楼的后果、结果都没有交待,你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位裁判,给它们调解……,孩子却回答我:我不要调解它们,我就是喜欢看它们在那里抢来抢去。
我扭不过她,沉默了一会儿我发狠道:“这是作业必须交,你这样写没法过关,二选一:修改or重写?”
“重写!”
我原以为她赌气呢。在她不语时我再次说:“冲突需要原因,问题需要解决办法,你的文章里有了这些才能完整!”
在随后半小时内,可以用“奋笔疾书”来形容她。完稿后,我看看:嘿,还不错!在这文章里,看到了我刚说的两点“需要”:冲突原因,解决办法……当然,最好的还是她的思路=想象力。
孩子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接受建议,我深感意外,现在有点明白她选择重写的原因:修改是件大的工程,思路的对接还是件技术活,弄不好牛对不对马嘴,如此,还不如重新开始。重新开始需要新的想象力,这对于整天脑子里都是稀奇古怪想法的孩子,或许不是个难题,我所说的种种“需要”,或许就是数学里面解题技巧,在孩子没想到更好的技巧时,或许我说的还是可以借用一下,但前提是我说的足够具体、清楚,点的到位,让她借用不是太费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