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金霞:我希望她走得更远看得更高

(2012-07-14 17:09:07)
标签:

阅读

教育

分类: 深深思,好好活:所见所闻所感


我希望她走得更远看得更高

 

史金霞

 

点评至此,告一段落。

回望小白的读书路,对一个中学生而言,古今中外,不可谓不广博,摘评思考,不可谓不勤勉。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高中学业如此繁重、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这个女孩子还能始终保持一颗宁静的读书心,包里永远有一本书,枕边堆起一摞摞书,她还能气定神闲、定期去书店,读书,思考,摘评,写作……想一想这场景,是多么令人神往和赞叹的美好!而在点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很多启迪,经由小白的阅读与思考,引起了我对一些问题的重新思考,重新认识。所以,要感谢素未谋面的小白同学。

虽然,我没有教过小白,但我在点评时,是把小白当作我自己的学生一样的,我跟她是平等对话的,我并不把她当作一株温室里的花朵,只给溺爱的蜜糖,像对我每日所面对的学生一样,我会跟她开开玩笑,我会跟她交流心得,我会由衷地赞叹,也会毫不留情地批评。

也因此,对于这个在中学时代,如此热爱读书,并读书很多的小白同学,我有些惋惜。

小白的阅读面,还是太窄了。

仅仅限于文学,大多是散文随笔。历史类(包括人物传记)的书,读得太少了;经济、哲学、科学、法律、政治等门类的书,几乎都没有涉及;因此,才会造成在论述问题、阐发自己观点时左支右绌的现象,实乃阅读使然,感性有余而思力不足。

而在其所阅读的文学范畴中,杰作和大家,也存在严重不足。中国的太多了,外国的太少了。我虽不至于像鲁迅,说不读中国书。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的作家,尤其是现当代作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者寥寥,而那些成就斐然的中国现当代作家,从小白的阅读笔记看,又基本没有进入她的阅读视野。这对于一个热爱读书勇于思考求知若饥的孩子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而在其所阅读的中国作家作品中,现当代的太多了,古典文学则付之阙如。胡适、鲁迅等人倡导白话,有其历史背景,而且他们那一代人,都有极深厚的“内功”,所以,他们才能创造出一代白话的杰作。在小白的阅读笔记中,先秦两汉、魏晋六朝、唐宋明清,所出极少。诸子百家、诗经楚辞、乐府古诗、汉魏风骨、六朝笔记、唐诗宋词、古文观止、传奇杂剧、明清小说等等这些历朝历代的典范之作,期间的名家大家,也难觅踪影。文化是要有根的,这根就是本民族文化的经典之作,对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学,要有衷心的热爱,能沉入其中,发现她的美丽与绚烂,涵咏体会,以她的博大丰富浸濡自身,更需要有理性的反思,能跳出其外,承认她的丑陋与畸形,审视拷问,努力从因袭的沉疴中睁开双眼,迈步前进,哪怕步履艰难。

于是,便又涉及到如何阅读这一问题。

在点评中,我反复强调的有三个方面:

其一,阅读是一种对话,倾听并交流,在准确理解了作者之后,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收获、质疑与困惑,而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两脚书橱,全盘接纳,随声附和。这就是为何,我常常在评点时阐述我与小白及那些作者所持的不同见解。

其二,阅读是一种成长,感性与理性,头脑与心灵,在日常阅读之中,要能够不断地“自拔与更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中国的教育环境,尤其不重理性,所以在自我阅读时,应该注重健全理性,拓宽视野。这就是为何,我常常要犀利地指出小白在评点时的逻辑漏洞。

其三,阅读与写作应该结合,比如小白的读书摘评,阅读笔记与阅读推荐。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将所读内化成自己的血液骨骼,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收获,这当然离不开思考。思考的能力,得益于开阔之视野、客观之理性,同一个问题,不局限于一家之言,不拘囿于一架藩篱,广泛涉猎,博观约取,比较异同,乃有真知灼见。这就是为何,我常常在点评中推荐同题而不同人的著作。

我想,正因为有一些缺憾,小白的文风,才会有时呈现为一种浮靡奢华的样貌,才情有余而思力不足,而在思辨性上,才会出现些许逻辑不能自洽的情状,甚至有时会给人无病呻吟、假大空的感觉。我这样说,并不是对小白吹毛求疵,而是对小白的喜爱。小白的读书笔记,正因为有这样一些缺憾,才具备了原生态的价值,既显示了一个热爱阅读、得益于阅读的孩子读书成长的美好,也真实地暴露了我们中学语文教学阶段阅读教学的普遍问题。高中生,尤其是到高二、高三之后,就应该具备逻辑严谨、理性客观,思辨锐利的特点,之所以太多的孩子不具备,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有问题。

这样一个热爱读书勤于笔耕用于思考乐于与人分享的孩子,我衷心希望她能读到更多更好的书,能成长得更强健更美好,能书写得更优雅更从容。一个如此用心用情并有才华灵性的孩子,我希望从此在读书路上,她不会再一个人孤独地摸索跌撞,我希望她走得更远看得更高!

多年以后,或者现在,也许小白自己也会认识到这一点?此时的小白,在北师大读书,想必是接触了更广阔更丰富更深刻更优美的书籍,她的文字会不会呈现另一种面貌?作为小白的霞姐,我拭目以待。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也希望,藉由此书,让更多如小白一样热爱阅读的孩子,在精神心灵成长的旅途上,能够不再孤独地跋涉,让更多如我一样热爱语文教学的老师,意识到改变的重要性,勇于探究,付诸实践,并能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20127132243分于苏州

7141611分再改

831420分再改


 小白,是福建的白杏珏同学,现就读于北师大“文科实验班”,系福建省2011年高考语文唯一一个作文满分获得者,原就读于厦门一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