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金霞:那个男孩已经长大

(2012-07-12 17:30:51)
标签:

杂谈

那个男孩已经长大

 

史金霞

 

那个男孩,名叫韩寒。

1999年,17岁的他,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同年3月,开始写作小说《三重门》,2000年,《三重门》出版,七门功课挂科,他不得不退学。

1982年出生的韩寒,如今是赛车手、作家,并涉足音乐创作。2008年开始,介入公共意见空间,20104月,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2011122326日,连发《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三篇博文,简称“韩三篇”,再次引发网络论战。2012年初,麦田及方舟子等人质疑韩寒作品有人代笔,网战升级变味,牵扯娱乐、传媒、文化等各届人士。

2012416,韩寒发表博文《各自万古流》,面对这场长达三个多月的代笔之争,他说:“意见不同者,好好说理,默默观望,虽然我恨没有时光机让你们看看过去,但未来是可以看见的,况且是免费的。我不奢望所有的对骂能够变成争鸣,所有的对掐可以变成拥抱,只盼都不要把伤害和仇恨带到现实世界里,别再为此而纠缠,愿大家各自江河万古流。”

这个男孩,已经长大。

“现在社会,是一片茫茫的大漠,而在这荒芜的沙漠中,总会有一些尖尖的骆驼刺在冒出来。韩寒就是长势好的那株。他有话直说,他默默地看,然后再一句话戳穿现实。”我的女儿,如此评价韩寒。

读初中的她,非常喜欢韩寒:“我很喜欢他的文字,在那些看似不是正儿八经的段落里其实说的都是正儿八经的意思。”

作为95后的她,对于方舟子大战韩寒,一直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想到近期网络上方舟子指韩寒的文章由父亲代笔。实在可笑。我相信方舟子一定没有认真读过韩寒的书。从《三重门》到《像少年啦飞驰》再到《1988》,他的书里每个角落都留下了他成长的痕迹。他的文字越来越成熟,这完全不是他的老父亲代笔能体现出来的,这是潜移默化的成长。”

韩寒的作品,我读过大部分。

从以下几部作品中,《三重门》、《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长安乱》、《一座城池》、《杂的文》、《他的国》、《可爱的洪水猛兽》、《1988 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以下简称《1988》)、《青春》,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他小说和杂文一以贯之的写作风格,也能够清晰地发现他这十年间的成长变化过程。

从《三重门》时代的惟恨人不知其聪明才智、博学多闻的炫才炫技旁征博引斧凿雕琢,到《1988》时代的关心世界、蔬菜和粮食的真淳简雅举重若轻悲悯深情。他的小说,从辛辣地讽刺批判,到深情地凝视关心,文字更干净了,没有了油滑,也未被沉重压垮,逐渐具有了令人掩卷深思浩叹不已的震撼力。我相信,在他小说的创作上,《1988》是一个新的开始。而此前的《三重门》、《长安乱》等,是一个个台阶,就这样,他一路拾级而上,将攀上更高的山峰。

他的杂文,也同样呈现出这样的成长轨迹。

从《零下一度》到《杂的文》,再到《可爱的洪水猛兽》,再到《青春》,一路读来,你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人思想逐渐成熟的脉络。从略带玩世不恭的调侃讥讽,到指点激扬的睥睨不羁,再到针砭时弊的犀利,再到救世劝生的恳切……这种成长变化,恰与小说同步。

在此,重点推荐韩寒的小说《长安乱》与《1988》。

《长安乱》,充满了象征意味,以江湖事讽喻现实,让你在忍俊不禁之时,陷入深思。初读,你会觉得这是一部搞笑的武侠小说,细读,你则不得不感叹他四两拨千斤的机智幽默,读毕,你更会为喜乐的溘然长逝叹息不已,米豆出场,释空喃喃其名,真是万般感慨,尽在不言中。

1988》,承续《一座城池》的“闪回模式”构架内容,将《一座城池》的焦虑不安洗成了冷静旁观,既不像《长安乱》那么晦涩难懂,也不像《三重门》那么喋喋不休。套用当年韩寒对《一座城池》的宣言,这应该是他“迄今为止”最成熟的作品。这也会是一部,你读完之后,还想再读第二遍、第三遍乃至第N遍的小说,你能够读懂内蕴其中的况味,你不必猜谜,却必须思考,你还是会笑出声来,可是心却生生地疼痛,眼角还闪烁泪光。

《长安乱》里的“喜乐”,变成了“娜娜”,娜娜,却又不是这一个娜娜,孟孟,茵茵……还有,那个最后被送到路子野手中的,还没有取名的小女孩,她一开口,既没叫妈妈也没叫爸爸,而是对着这个世界,发出了一声询问:“咦?”亲爱的孩子啊,你也想跟这个世界谈谈吗?这个世界啊,你要给一个新生命,以怎样的生活啊……

所谓“文如其人”,从文字中,可以窥见一个真实的韩寒,十年来,沐雨栉风,一路前行,就像他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卒,终于驰骋到汽车拉力赛的冠军一样。这十年,他走得步步艰辛,却一个脚窝一支歌。满怀热望,不断超越困难,勇于面对,从不背叛自己。

正如2012620日,他在博文《我所理解的生活》中所写:“我知道我会为我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吃无数亏,吞无数恶果,但至少大到理想,小到闪念,我几乎都没有放过,所以就算我的生活里充满挫败甚至后悔,但遗憾并不多。”

这个男人,已经是一个小女孩的父亲,但他还将继续成长,勇往直前。

就像小说《1988》的开头:

空气越来越差,我必须上路了。我开着一台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在说不清是迷雾还是毒气的夜色里拐上了318国道。

2012-7-1于苏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